重庆掌故 | 重庆这些动物地名 够开个动物园了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猫儿石以江崖上屹立的一大一小形如猫立俯视嘉陵江的两块石头而得名
重庆的地名花样百出,其中又以动物地名独具特色。呆萌可爱的“猫儿石”,霸气外露的“龙门浩”,都给重庆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庆究竟有哪些动物地名?5月31日,记者从重庆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收尾之年,截至目前,我市共收录了40多万条重庆地名。地名库中,动物地名已成为我市地名文化的一大特色,鸡冠石、鸭儿凼、鹅公岩、鸳鸯,龙门浩、凤鸣山、虎头岩、白象街……聚在一起,可以开个大大的动物园了。
“鸡鸭鹅”都有,带龙的地名上千
在重庆的地名中,含鸡、鸭、鹅的都有,比如我们常见的鸡冠石、鸭儿凼、鹅公岩、鹅岭等。
不过,重庆的动物地名中,最常见的却是一种幻想中的神兽——龙。比如小龙坎、龙门浩、望龙门、龙头寺、九龙坡等,仅重庆主城就有200多个带龙的地名。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数据则显示,龙地名不仅在动物地名中是No.1,在重庆1000多个镇街乡地名中,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带“龙”字的镇街乡82个,行政村711个,加起来有793个。主城加上乡镇村庄,带龙的地名有上千个。
重庆为何这么多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以来与龙相关的事物都深受人们喜爱,地名也不例外。”从事地名文化研究的专家李正权告诉记者,这些“龙地名”,有的是因为民间传说,有的是因为地形地貌或者古建筑而得名。
“比如小龙坎,从江北往南望,平顶山犹如一条龙。那山快到沙坪坝时,突然断了,形成一个‘坎’,于是就有了小龙坎这个地名。”李正权说。
鹅岭因山岭长得像鹅颈而得名
龙隐路与“真龙天子”挂上了钩
除了形象相似,还有龙地名和一个落难皇帝也挂上了钩。
相传朱棣攻陷京城,建文帝逃走,改换僧装,流浪各地。“川渝云贵四省市,几乎到处都有这个落难皇帝的传说,以重庆为最多,重庆的不少地名,也是因他而得名”,李正权告诉记者,从化龙桥到土湾那段路原来叫龙隐路,据说建文帝化妆成和尚来到重庆,不敢进城,便沿着嘉陵江边走。他后面跟着一个道士,见他躲躲闪闪,很是奇怪。天黑了,道士突然发现他身上缠着一条金龙,时隐时现,便加紧追赶。哪知追到土湾,和尚却不见了。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这条路便被人叫成了龙隐路,和‘真龙天子’挂上了钩。”李正权说。
有龙就有凤。在重庆主城,有大家熟悉的凤鸣山、金凤镇、凤凰镇、双凤桥、龙凤桥、凤天路等地名。
鸡头鸡心鸡公鸡笼…巫溪占全
今年是鸡年,重庆有哪些鸡地名?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鸡地名中,从鸡头到鸡心等,巫溪占全了。著名的鸡心岭,位于重庆市巫溪县、湖北省竹溪县、陕西省镇坪县三省(市)交汇处。
“走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指的就是此岭。“此地在中国地理位置上非常特殊,恰好位于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所以有‘自然国心’之称。”市民政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从前的盐马古道也途径此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巫溪人闯湖北陕西也必须翻过此岭,此地树木葱茏,柴(财)源茂盛。人们将鸡心岭视为发财宝地。
鸡心岭
除了鸡心,在巫溪县境内还有鸡头坝、鸡公梁、鸡笼寨等鸡地名。其中,鸡头坝位于巫溪凤凰镇,“鸡头坝”的由来,老人们说是因为上游的小溪河和柏杨河交汇处呈现“鸡头”的形状,人称“鸡老壳河坝”。现今的鸡头坝已经成为巫溪县城的三组团之一。
此外,鸡笼寨位于巫溪白鹿镇境内。相传上古时期,神鹿巡视人间发觉鸡笼寨一带为风水宝地,便下凡隐居山寨,由于当地缺少食盐人们体弱多病,神鹿不顾天机不能泄露的天条,悄悄引领猎人顺大宁河而下发现了盐水,“白鹿引泉”的故事流传至今。
有瑞兽地名也有“坏虫”地名
龙凤等都是瑞兽,所以各地愿意将它们用作地名。不过,也有提起来让人发毛的“坏虫”地名,比如蚂蟥。
在江北,有我们熟悉的“蚂蟥梁”。“在观音桥西面,那山梁长长的,两头小,中间大,像一条蚂蟥,于是被叫做蚂蟥梁。”李正权介绍,后来修渝澳大道把梁挖断了,所以也就不再像蚂蟥,不过这个地名一直沿用下来。
蚂蟥学名蛭,是一种吸血环体动物,通常不受人欢迎,为什么重庆人要拿它当地名?李正权解释,湖广填四川,当年胡广人来到重庆,蚂蟥让他们伤透了脑筋,看到哪里地形像蚂蟥,就以蚂蟥名之。
据了解,李家沱的马王坪以前也叫蚂蟥坪,也是因那坪长长的,中间大两头小,像一条蚂蟥。“但蚂蟥坪叫起来不顺口,蚂蟥也让人感觉不舒服,加上那一带开发早,下江人多,后来以讹传讹就传为了马王坪。不过马王乡却是与蚂蟥无关,主要是因当地原有姓马和姓王的两家人得名。”李正权说。
动物地名大多源于形象思维
重庆为何有这么多动物地名?李正权告诉记者,重庆有山有水,多岩多石。山势水势变化多端,很可能就像某种动物了,岩与石更是有棱有角,更能够附会成某种动物。从鸡冠石、到鸭儿凼、鹅岭、鱼嘴、猫儿石、走马、歇马、虎峰、牛角沱、兔儿……这些大多都是重庆人“形象思维”的结果。
白象街
“例如白象街,因那城墙边原来有一个巨石,像一头象而那石头又比较白净而得名,牛角沱因为嘉陵江在那儿形成的回水沱像一个牛角而得名,鹅岭(又名鹅项岭)因山岭长长的像鹅的颈项而得名,鱼嘴因为当地长江北岸有一个沱湾像一个大鱼的嘴巴而得名······” 李正权说,山水岩石仅仅只有形象还不一定能让人记住,于是人们又继续深入进行“形象思维”,于是又有了传说。
据了解,鸡冠石是因长江边有一座巨石,顶部形如鸡冠而得名。加上附近还有鳌鱼碛和猪老滩,又紧邻铜锣峡,铜锣峡口的山上有一巨石像一面横卧的大鼓,而鸡冠石又有一座寺庙名古佛寺。于是,便有了“三牲敬古佛”的传说。
鸡冠石,因长江边有一座巨石,顶部形如鸡冠而得名
李正权感叹,如今随着城市开发,不少地方坑填平,高楼林立,地貌已经面部全非,再也看不出来像什么。“如果地名还没改的话,多少还能让人回想当年的情景,如果地名一改,一段历史,一种形象思维也就湮灭了。”
链接
这些动物地名,你是否知道它的由来?
虾子蝙:虾子蝙有很多的蝙蝠存在,却并没有虾子,“虾子”来源于“瞎子”,形容这里的蝙蝠。
鸳鸯:原鸳鸯乡政府所在地场边小溪上有两桥并列,又有一棵两枝主干直搭对岸大树,形成天然桥梁,就好像鸳鸯展翅一样,故名鸳鸯。
鸭儿凼:据说曾经这里还是农村的时候,有很多鸭子在这里游荡的水塘,但是后来鸭子没了,水塘没了。
猫儿石(江北):以江崖上屹立的一大一小形如猫立俯视嘉陵江的两块石头而得名。《江北厅志》记载:嘉陵江岸,岩石狰拧,蹲立百仞,若捕鼠状。
白马凼(九龙坡):传说该地曾有一大水凼,周围皆稻田,夜静时有白马从水凼中出食稻苗,因此得名。
虎溪(沙坪坝):境内有一条小河,河旁有山岗,其状如虎饮水,故名虎溪河。
野猫溪:位于南岸区玄坛庙江边,与朝天门隔江相望。因有小溪入长江处有一巨石形似野猫,故名。清乾隆时期这里形成街市,为南岸历史较长的老街之一。直达朝天门码头的野猫溪轮渡,是主城区为数不多仍在运行的过江轮渡。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原标题:猫儿石、鸡冠石、鹅公岩、白象街……重庆动物地名,够开个动物园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