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攻坚深度贫困“四重唱”

25.09.2017  21:43

对象精准识别  资金新增安排  领导定点包干  七大专项行动
重庆:攻坚深度贫困“四重唱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强调,“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央战略动员,重庆紧急行动。重庆日前发出深度贫困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就如何打赢深度贫困乡镇脱贫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让深度贫困乡镇不在发展中“掉队”的相关问题给出了答案。
  精准识别
  ——每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任更重道更远
  攻克深度贫困,首先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明确靶向,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重庆农村大山区广,贫困面之大、脱贫任务之重在直辖市中绝无仅有,扶贫开发是重庆直辖之初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一。如何找出深度贫困的乡镇,考验着各方面的智慧和水平。
  据了解,重庆参照国家确定深度贫困县的标准,结合实际,适当考虑区域平衡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三高、一低、三差、三重”标尺,在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县中,以贫困人口精准扶贫脱贫为主线,精准识别出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
  这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贫困共性特征: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发生率高于10%、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比例较高、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比例高于50%、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基础设施差,村道通畅、社道通达、入户便道以及饮水安全未完全解决;生存环境差,处于高海拔偏远地区,困难群体安全稳固住房未完全解决;产业带动能力差,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高。低保五保残疾、因病致贫人口和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专项投钱
  ——每个深度贫困乡镇,每年都有专项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必须给予深度贫困乡镇更多财政支持,只有这样,脱贫路才能走得从容。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重庆提出“三个优先”原则,以更好发挥政府财政投入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即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乡镇、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优先布局深度贫困乡镇、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优先集中于深度贫困乡乡镇。
  重庆市财政局介绍,明年到2020年,市财政、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每年将向18个深度贫困乡镇每个分别统筹安排2000万元、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同时,市级有关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优先向深度贫困乡镇倾斜,并采取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等方式,优先保障深度贫困乡镇的发展用地需求。
  脱贫攻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深度贫困乡镇脱贫,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如何让财政资金“花对地方”,解决深度贫困的“七寸”问题,最为重要。在专项资金投向上,重庆以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紧盯最困难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聚焦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三级派人
  ——每个深度贫困乡镇,都有个市领导包干
  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重中之重,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否则,再有钱也不成事或者成不了多大事。
  重庆为此专门组建了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市、区县、乡镇三级领导干部组成,市领导挂帅+市级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度贫困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指挥体系严密有力,全市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全面转动。
  每个深度贫困乡镇均由1名市领导挂帅、任指挥长负总责;1个市级部门包干,其主要负责同志任常务副指挥长,所在区县的党委书记和区县长任副指挥长。设立驻乡工作队,由市级责任部门选派3名以上干部、区县责任部门选派3名干部、深度贫困乡镇党委和政府班子成员、深度贫困乡镇所辖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工作队员组成。
  既“挂帅”更“出征”。重庆对干部的责任履行严格“打表计时”,定点包干扶贫的市领导和市级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到深度贫困乡镇指导2次以上,驻乡工作队队长和队员到深度贫困乡镇常驻开展工作不少于1年,1年期满后视情况可以调换。
  攻坚前行
  ——每个深度贫困乡镇,都将实施七大行动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深度贫困乡镇脱贫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重庆的着力点是实施七大行动,培育内生动力。
  抓稳定脱贫。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项目优先安排贫困人口,提高产业带动、资产收益、股权改革等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实施“互联网+”扶贫。
  抓基础设施。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条通畅便捷的快速通道并形成交通环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社(组)通达率达到100%,户户通人行便道,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
  抓产业发展。围绕“旅游+”“生态+”等,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培育一个好市场、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链条,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
  抓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向深度贫困乡镇倾斜。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符合条件、有意愿搬迁的贫困群众“应搬尽搬”,对深度贫困户实行兜底搬迁。
  抓素质提升。在消除贫困意识的同时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在深度贫困乡镇加快推进以村风民俗、自立自强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公序良俗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建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赊等机制。
  抓公共服务。改善深度贫困乡镇卫生院条件,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推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完善深度贫困乡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各学段资助水平。
  抓村“两委”建设。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加大对村级事务的补助,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方案发出、干部派出。重庆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最嘹亮的号角吹响,最艰难的冲锋开始。一张巨大的深度贫困决战图,已迅速在巴渝大地铺开——市领导均下到各自定点包干乡镇摸底把脉。前8个月,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3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4.2%。市级选派的78名“第一书记”已进驻,驻村期间每个月至少2/3以上的时间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