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无法产出优质米 这一论断如何被否定
外地优质水稻种入渝,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不服输的重庆科研人员经过七八年的不断试验,培育出“Q优”系列稻种,彻底否定了“重庆无法产出优质米”这一多年来的论断。近日,记者从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了解到,该所自主培育的“Q优”系列稻种已在全球累计推广种植1.5亿亩。
一粒种子,开辟出重庆农业新天地。
外地稻种入渝难过“烤验关”
李贤勇是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育种专家。
1992年,李贤勇在西南农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开始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接下来两年,他深入田间地头,潜心于水稻新品种引种技术探索,用的是国内最好的稻种,严格遵循技术规范,水稻产量却始终不高。更让人头疼的是,水稻品质达不到优质米标准。
“问题可能不是出在栽培技术上,而在于种子。”李贤勇分析:水稻抽穗灌浆季节,正遇上重庆高温伏旱季;若通过晚播躲过此时间段,则后期收割又将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
在用外地稻种遭遇“前后为难”的情况下,他调整思路,主动要求去培育适应重庆气候条件的稻种。
1994年,李贤勇开始潜心于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此时,重庆杂交水稻培育研究刚起步,稻种主要依靠引进。重庆能否培育出适应本地高温、高湿气候的水稻种?当时许多人不看好,李贤勇也没绝对的把握。
水稻育种:一年当成三年用
育种成功,要思路正确、材料有效、技术到位,还要有一定的运气。在运气不可控的情况下,李贤勇与研发团队把一年当成三年用:每年在重庆种一季稻,在海南种两季,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试验不同的组合。
“一年365天,大约有300天我们都在田间地头——不在重庆,就在海南。”李贤勇说,由于经常泡在水里,团队有部分成员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下蹲都困难。
为此,团队内逐渐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要是下了田,当天晚上最好就喝一二两白酒,促进血液循环,以免时间长了得关节炎。
2001年,经过8年时间的努力,首个水稻新品种诞生:产量不错,米质颇佳。团队将其命名为“Q优”:Q是“重庆”中“庆”字拼音的声母,表明稻种系重庆培育出来的。
为确保试验成功,他们将“Q优1号”又种植了一年,才将其与“Q优2号”一起,共同申请市级新品种审定。
其中,“Q优2号”通过了市级审定,米质达到农业部部颁三级优质米标准,成为重庆首个优质米水稻品种,打破了多年来许多业内人士“重庆无法产出优质米”这一断言。
目前,“Q优系列”已陆续诞生了近20个成员,在稻种市场上广受欢迎。
走出国门,“Q优”走俏国际市场
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钟世良介绍,在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中,“Q优6号”、“Q优8号”被列入国家“超级稻”目录,长期被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列为省级水稻主推品种。其中,四川曾一年种植“Q优6号”超过350万亩,是当年该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单一品种。
现在,“Q优”系列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市的1.7万个乡镇扎根,改变了重庆稻种长期以来“只引进不输出”的局面。
2002年,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成果转化平台中一种业公司到越南、老挝等国推广两个“Q优”品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Q优’系列稻种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在我们这里很受农户的欢迎。”曾在重庆大学留学的孟加拉国博士苏丹说。去年他回到孟加拉国后,任中一种业孟加拉国办事处水稻事业部经理。
现在,我市“Q优”系列稻种年均出口量超过100万公斤,产品已在越南、孟加拉、坦桑尼亚等国站稳脚跟。据统计,“Q优”系列稻种在全球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5亿亩,助农民增收7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