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保护“地球之肾”让我们身边绿水长流

02.01.2018  17:35

2017年3月11日,游客在巫山县大昌花卉园游玩。

2017年5月13日,酉阳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湾段,蓝天、青山、绿水、古寨,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17年11月5日,开州汉丰湖乌杨坝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现水中彩林景观。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2017年终盘点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有着“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以其“亲水”的天然属性,成为很多市民出游的首选。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如今,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湿地得到保护和治理,市民们期盼的“绿水长流”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去年新增5个国家湿地公园
      元旦期间,刚刚通过验收的南岸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如织的人流,其颇具特色的科普宣传教育区,让不少小朋友流连忘返。游客们纷纷感叹,“主城区有这么一个大型的湿地公园,真是不容易。
      南岸区迎龙湖原本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村人蓄饮水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水利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保护好这一湖碧水,南岸区经过数次修编,最终将湿地公园保护面积扩大到222.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5.51公顷。
      “迎龙湖已成为主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迎龙湖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一负责人说,虽然公园面积扩大后,南岸区保护和治理的投入高达数十亿元,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不同于一般的湿地,位于主城核心区域的迎龙湖湿地公园,具有调节主城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公园启动建设后,南岸区快速推进公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企业、养殖场等进行了整治和关闭,极大改善了迎龙湖湿地生态环境,使迎龙湖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
      迎龙湖湿地公园于2017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一个集湿地保护、湿地旅游、湿地科普宣教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是我们不断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的最新成效之一。”市湿地中心主任黄海说,近年来,我市严守划定310万亩湿地生态红线,以建设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为抓手,不断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全市已建12个县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22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2017年下半年,潼南涪江、丰都龙河、南岸迎龙湖、城口巴山湖、梁平双桂湖5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全市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到13个。这些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力争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新建湿地公园15个,使我市湿地保护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从机制体制着手加快湿地生态修复
      开州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因环境优美水鸟众多而闻名。去年秋冬季,因为大批珍稀水鸟来此越冬,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摄影爱好者拍摄水鸟的胜地。而这一切都源于我市对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的修复和治理。
      据介绍,澎溪河因为蓄水的原因,出现了大面积的消落带,加上周边人为活动频繁,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了改善澎溪河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其原有的生态风貌,我市对其实施了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并探索出了消落带湿地的四级治理模式。
      经过修复,如今,澎溪河湿地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湿地内植物由原来的548种增加到608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207种增加到227种,澎溪河湿地摇身一变成为周边群众踏青游玩的好去处。
      黄海说,湿地修复与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市首先从体制机制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湿地修复和治理的规划制度保障。今年,我市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重庆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湿地面积总量不减、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等,为全面保护我市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做出制度设计。
      同时,我市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级建设资金投入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约2.6亿元,对黔江小南海、开州汉丰湖、巫山大昌湖等重要湿地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建设,并指导督促区县落实配套资金、细化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质量。2017年,我市共实施湿地自然恢复30万亩,人工修复4500亩。
      首次试点湿地生态补偿
      湿地如此重要,因此,如何持续有效的保护好湿地显得尤为迫切,这就必须科学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区域发展的矛盾,尤其是湿地保护区内农户的利益。
      “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模式可以借鉴。”黄海说,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天然林保护的生态补偿等模式都平衡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让工程能顺利持久的实施。为此,2017年我市投入市级财政资金300万元,首次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2017年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方案》。”黄海介绍,首批试点区域为开州区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市级)、重庆酉阳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重庆巫山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龙水湖市级湿地公园4个地方。按照试点方案,我市将对每个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国有水域、耕地、林地定额补偿55万元;集体、个人所有的水域、耕地每亩补偿30元,林地每亩补偿15元。
      目前,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已在开州、酉阳、巫山、大足4个区县全面铺开,共补偿湿地公园和保护区范围水域、耕地、林地面积81000亩,其中补偿农户面积25000余亩。2018年,我市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并结合精准扶贫探索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助推贫困区县脱贫攻坚。
      我市推广农家乐人工湿地
      “生态肾”让农家乐污水变清流
      本报讯 (记者 王翔)近日,记者在缙云山公园里见到了一个典型的农家乐人工湿地。让人惊奇地是,农家乐排出的污水,经过这个仅有70多平方米、类似于小花园的人工湿地,就变得清澈见底,还可养鱼。
      缙云山是我市主城四大肺叶之一,是我市农家乐发展较早的区域。从2000年开始,当地村民就在此陆续建起数十家农家乐。起初,由于游人少,农家乐污水直排,通过森林的自净化能力,就能解决排污问题。但随着农家乐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原有的排污方式已超出了森林的承载能力。
      缙云山龙华山庄业主龙杰说,近两年来,缙云山已解决了垃圾的收运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污水排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后来,他获知有公益组织正在筹建人工湿地,就积极争取,最后在自家开设的农家乐旁,建起了这个人工湿地。
      “这个湿地虽然小,但具有净化水质的重要功能。”缙云山管理局一负责人介绍,龙华山庄人工湿地采用的技术并不复杂,首先是把湿地挖开成塘,用水泥硬化底部,防止污水渗透到土里,然后填入沙石等过滤基质,再埋一层土,种上芦苇、山姜、莎草、再力花等根系发达的植物。
      农家乐排出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发酵后,流经一级级的人工滤池,在与滤池中的基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又与滤池中各种水生植物的发达根系发生复杂反应,逐步被植物分解吸收,从而让污水变得清澈。一般情况下,只要维护得当,过滤后的污水可达到了农用水一级标准。
      记者在龙华山庄看到,农家乐流出的污水先是顺着管道进入了化粪池,再从化粪池流出,从侧面进入到湿地中。从外面看,湿地中栽满了美人蕉、芦竹、再力花等植物,看不出有何特殊,然而,在湿地的尾端,却可清晰地看到潺潺流出的清水。
      “通过试点,我们认为人工湿地是解决我市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市湿地中心主任黄海说,农家乐人工湿地具有技术简单、造价较低、对地形地貌要求不高、植物选择灵活多变等特点,每平方米造价约500—600元,一般说来,一个10平方米湿地,能每天处理1吨污水,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下一步,我市将按着“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通过“政府、公益组织、业主”三方筹资共建的方式,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农家乐先期进行推广和整治。


链接: http://epaper.cqrb.cn/html/cqrb/2018-01/02/003/content_190618.htm

(重庆日报2018 年 01 月 02 日第3版)

重庆新增5处国家湿地公园 总数达到13个
  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经国家林业局验收,重庆新闻网
新华网:重庆新增5处国家湿地公园
   新华社重庆1月30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从重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