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大山深山 变成 金山银山
18.08.2015 11:14
本文来源: 林业厅
鸟瞰城口县河鱼乡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航拍)。
8月16日,城口县河鱼乡,风景如画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
河鱼乡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有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
冯乾坤是当地的山地鸡养殖协会的会长,带领乡亲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8月16日,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亢谷”景区农家乐院坝,游客们围着篝火跳起了舞蹈。
8月16日,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里的农家乐。
8月16日,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刘确华和妻子在厨房为客人准备农家菜。
8月17日,城口县双河乡九重花岭景区,村民正在苗木生产基地里忙碌。
8月17日,城口县双河乡九重花岭景区,游客在鲜花盛开的山间游玩。
8月17日,城口县双河乡大山中的旅游公路(航拍)。
“这两三个月忙惨了,客人太多了。”8月14日,在位于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的竹林塘农家乐里,老板刘确华夫妇一边在灶台前忙碌着,一边告诉记者,“我一年能有个七八万元的收入。还有的乡亲比我更好,收入能达到二十来万哩。我们山里人确实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处啊。”
兴田村地处大巴山腹地,过去不通公路,九山半水半分田,经济落后,全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20%的农户举家外迁,贫困发生率高达57%,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随着301省道的开通,过去的封闭也造就了今天的生态优势,清澈的亢河,凉爽的气候,优美的风景,使得打造乡村旅游有了良好的条件。刘确华感受最深,他说,这两年自从开起了农家乐,来城口旅游的人数激增,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我们这里吃得新鲜,住得清爽,回头客多,现在就有30名来自四川达州的老年合唱团成员住在我这里,天天练歌、爬山、避暑,开心得不得了。”
自从我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这样的改变,在城口县随处可见。城口县作为全市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靠山吃山,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品牌已经初步建立。兴田村的人均纯收入从5年前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如今的1100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8.7%。
该县河鱼乡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后,村民也开始从事起乡村旅游业。在核桃坝安置点,记者看到:清凉的河水从屋旁流过,两岸柳树成荫,蝉鸣鸟叫,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白墙灰瓦的三层民居植入了大量当地的民俗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避暑。一间房每月租金600元,每户村民都有好几间房可供出租,一年增收可达数万元。
而位于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九重花岭景区,在近两年的精心打造后,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市园林局对口帮扶城口的扶贫项目,九重花岭景区按照“一基地一景区”的发展定位,以基地带动景区,以景区促进农户增收为目标,实施旅游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生态扶贫之路。九重花岭景区依托大巴山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与主城气候温差优势,打造全市最大的草花种植基地,据悉,今年秋天可向主城供应10万株菊花,80万株草花。在景区内,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玫瑰、晚樱、海棠等特色观花植物,还能体验垂钓、登山、攀岩等健身活动。景区每年可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今年带动周边10户农户新建大巴山森林人家,预计明年可达40户,让村民逐渐实现增收。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山里的山货也借势走了出去。当地2.2万户农户开始大力发展农产品销售,户均年增收千元以上。城口老腊肉年产销上百万公斤,城口山地鸡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品牌,河鱼乡的冯乾坤一年出售山地鸡上万只,纯收入二十多万元。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城口立足“生态立县、涵养发展、整体转型、同步小康”发展思路,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游客进山……城口,这个曾经的高寒山区,革命老区,“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下,正日益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链接: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5-08/18/content_1858036.htm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8.08.2015 11:14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