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10.01.2017  04:01
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 教育厅
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 教育厅
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 教育厅
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 教育厅
重庆日报:编织民生保障网 让发展更有温度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截至2016年11月,我市1024所学校实施了“暖冬计划”,共涉及教学班6640个,惠及学生209376人。图为云阳县清水乡清水民族小学学生们围在教室的取暖器旁取暖。

2016年1-11月,全市已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8.9万人。图为巫山县庙堂乡,住进新家的村民。

2016年1-11月,全市已向社会购买公共流动文化服务35137场。图为綦江区三角镇聘请的美术工作者在龙门村农家外墙上绘制文化墙。

截至2016年11月,全市累计实施了2100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图为北碚区水土镇大地新村,环卫工人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村口的垃圾箱。

2016年1-11月,全市300个社区健身点已按计划全部建成。图为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桃园社区公益中心,社区老年舞蹈队在专业教室排练。(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颜安
      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提出了“四个扎实”的新要求,其中“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2016年,重庆肩负重托,砥砺前行,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编织民生保障网,目标直指“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一年时光过去,这张民生保障网编织得如何?
      强基础促发展 民生惠及贫困群众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贫困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作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直辖市,重庆“双欠”(欠发达阶段、欠发达地区)特征明显,尽管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贫困现象有了明显缓解,但在一些地方,脱贫致富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等最突出的民生难题,接连出台多项针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的扶持政策,涵盖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到山坪塘整治、从班车进村到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等方方面面,推动全市民生领域“冰点”逐渐消融、“难点”接连破题、“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
      元旦前夕,奉节县兴隆镇六垭村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寒风袭面,但看着落成不久的新家,村民林娥心里暖意融融。此前,林娥一家蜗居在土坯房里,一遇大风大雨,屋子上漏下湿。平日里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养殖生猪等,很长一段岁月里,日子过得艰难。而依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林娥一家搬迁至居民聚居点,办起了农家乐,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多年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返贫率不足1%,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作为25件民生实事之一,去年上半年,我市下发文件,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25万农村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其中2016年确保搬迁8万人。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投资9.6亿元,搬迁安置建卡贫困人口8.9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民生所指,责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牵动着市委市政府的心。除住房改善外,我市在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仅一年时间,便新增250个通客车行政村,完成2.7万口山坪塘整治,完成673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硬化建设4000公里村社便道,民生基础全方位夯实。
      兜底线促均衡 民生改革共建共享
      全面小康,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穿得暖,更要活出高质量、精气神。研究表明,与基础设施一样,公共服务水平同样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掣肘。
      以教育为例,《重庆统计年鉴2016年》数据显示,都市功能核心区共有小学227所,专任教师13965人,在校生250757人,平均每所学校有61.5个教师和1104.7个学生。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每所小学仅有21.7个教师和381.6个学生;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也大致相仿。“这说明了两件事。”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一是都市功能核心区作为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家将子女送到核心区上学;二是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学生流失比较严重。这位负责人称:“这些地方,平均每所学校仅有300多学生,每个年级大约只有1-2个班级。”
      教育如此,卫生同样如此。仍以《重庆统计年鉴2016年》为例,仅都市功能核心区便拥有42445个床位和50377名卫生技术人员,而偌大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仅拥有15338张床位和12383名卫生技术人员。仅从数量上看,差距就非常明显。
      相关人士表示,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市健全了符合五大功能区域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全市一体化发展,打破按照行政区划分配公共资源的思维定势,立足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用好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向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去年上半年,市财政局便拨付市以上专项扶贫资金31.4亿元,支持贫困区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试点,将44项专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贫困区县,贫困区县可整合资金近100亿元,并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分别从每人380元、40元提高到420元、45元。
      在这样的力度下,一大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项目得以实施:
      去年,市教委加大投入,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98所、42.31万平方米,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025套,面积3.61万平方米;营养餐方面,14个试点区县春季学期惠及学生86.31万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生79.73万人),秋季学期惠及学生85.27万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生78.19万人),做到了全覆盖;市通信管理局组织三大运营商开展了“全市行政村通光纤百日会战”专项行动,2583个行政村光纤实现全覆盖、410个乡镇(场镇)4G通信网络全覆盖;市文化委向社会购买公共流动文化35137场,惠及群众1705.92余万人;市卫计委完成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约80.1万人,为37万孕妇减免检测费用,并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110人。
      民生实事的实施,悄然改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武隆区火炉镇徐家堂完小的教室里装上了8块碳晶墙取暖板,孩子们不再靠“跺脚”取暖;南川区水江镇大顺村63岁村民吴康友看病不再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而是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开州区南门镇芙蓉村的黎锋夫妇足不出户便能把土鸡蛋和鸡苗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
      谋福利促公平 民生为群众增福祉
      民生实事在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倾斜的同时,也提升着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坦言,作为一座快速崛起和成长中的城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仅在农村贫困地区存在,也存在于城市建成区中,从棚户区改造到背街小巷整治,从绿地建设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许多细节都需要完善。
      最近,沙坪坝区金洁安居逸园小区居民陈相兰十分开心——得益于巴渝老街文化项目建设,她位于童家桥街道莴笋沟79号的老房被征收。陈相兰用货币安置的钱,在金洁安居逸园买了一套近一百平方米的商品房,搬进了新居。“多亏城市棚户区改造,要不然还挤在那个狭小的老房子里,别提多难受了。”陈相兰说。
      重庆是有名的山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拆迁大量棚户区。通过改造城市棚户区,可以拉动投资、住房消费需求,改造后置换出来的土地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背街小巷及老旧社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聚居地,农贸市场、学校、医院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它们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年龄”的增长,城市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出现“血脉不畅”、出现“疤痕”、容貌不佳等问题,居民社区、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的环境质量及服务功能不断下降,也影响到城市形象。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两年来,主城各区共完成402条背街小巷、306个老旧小区整治及107个农贸市场、48所学校、18个医院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受惠群众达290.3万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据重庆市专业民调机构对主城区城市管理市民满意度调查显示,近年来,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满意度逐年上升,2015年满意度为89.03分、比2014年提高8.56分,去年第三季度满意度为91.40分、比上年再提高2.37分。2016年12月1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中国幸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发布了重庆老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百姓满意度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百姓满意度达97%。江北区“老旧社区整治‘三问于民’,建设幸福宜居江北”获“中国城市人民获得感案例”、九龙坡区九龙镇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镇”。
      民生是政治,关系党执政基础的稳固;民生是经济,民生项目实施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拉动消费;民生是民心,关乎党委政府能否凝聚民心民力,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岁末年初,市发改委的官网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7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公告又已发出,邀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围绕民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个个“最”字,正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刚刚闭幕的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又提出,始终坚持民生第一目标,按照“五个坚持”原则,统筹做好整体民生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2017年已经启程,“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庆发展将拥抱更有“温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