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庆水上交通安全点亮气象“航标灯”

19.02.2016  19:59

      “根据重庆气象台资料分析,预计13~15日,我市将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山口河谷地区有3~4级偏北风。万州海事处决定自2016年2月12日12时起在辖区实施气象类雷雨三级(黄色)安全预警。”2月12日,万州区海事部门依据气象预报发出预警,提醒各船舶航行中加强瞭望与联系,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提前发布气象预警,部门及时响应并联合强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在重庆早已成为常态。
      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后,水位抬升与江面变宽使原有的航道和岸线发生了变化,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了挑战。从2003年8月起,重庆市气象局开始对外发布三峡库区长江航道能见度预报,首开全国河道气象预报之先河。伴随2007年“三峡库区长江航道航行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三期工程的完成,长江重庆段建成了29个长江航道能见度观测站,其与沿江各区县的观测系统共同为长江航道航行安全点亮了盏盏气象“航标灯”。
      专用观测站点建设之外,90年代初以来,重庆气象部门就开始为本市长江航运部门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内容包括24小时站点预报、气象周报、气象月报、雨量实况、24小时长江航道能见度预报(含江津-重庆、重庆-长寿等9个江段)、24小时长江沿线城市能见度预报、长江沿线城市能见度实况、三峡库区面雨量预报(含嘉陵江流域、乌江流域等6个流域)、灾害性天气预警等,并形成了以气象台、气候中心、气象科学研究所提供基础产品,气象服务中心负责再加工和产品发布的气象服务流程。以往的服务手段主要为电话、传真、手机短信、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咨询服务等,随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建成,发布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信息覆盖面也更加广泛。仅2015年,重庆市气象局就向重庆市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提供服务产品730份,向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产品1889份;社会公众也通过重庆市气象局门户网站、重庆电视台农村频道《安全气象》节目、LCD发布系统、中国天气网重庆站、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及时获取了信息。
      为加强长江干线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2014年4月,重庆市政府应急办牵头市安监局、气象局、交委、环保局、海事局等单位和部门就建立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达成共识,并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将推动健全气象信息服务与合作机制、水情信息服务机制、地质灾害应对合作机制、航运信息共享与联动处置机制等。重庆市气象局和海事局将共同着手优化长江干线重庆段自动气象观测站点布局,气象部门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共享观测资料,完善重庆段能见度、风、天气现象及温度预报预警服务,不定期开展重庆段大雾、大风等监测评估分析,并提供决策服务资料。同时,重庆市还建立了长江干线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与防污染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事宜,强化应急联动。
      重庆市也专门编制了《嘉陵江重庆流域洪涝灾害综合应急预案》,强化嘉陵江重庆流域(主要为嘉陵江、渠江、涪江和琼江)江河洪水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城市内涝等次生突发灾害或险情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根据职责,气象部门将主要提供汛期5—9月各月嘉陵江重庆流域气候趋势预测意见,汛期及时对嘉陵江重庆流域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做出监测预报预警,收集和核实气象灾害类别和等级,提供气象信息和及时通报灾害性天气信息。如遇灾害性天气,市级相关部门将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会商,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员会也将组织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汛情、灾情等信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工程建设伊始,重庆气象部门就为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至今已二十余年。重庆市气象台和万州区气象局向三峡梯调中心提供3—11月的三峡库区各流域的面雨量预报,也早已实现从1小时到季、年的无缝隙预报。多年的服务,效益明显。“气象信息传送及时、服务产品较为丰富,服务让我们满意。”重庆市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运维中心主任秦少臻认为气象服务为水上交通安全做好了保障。
      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加强航道能见度观测站点运行监控和管理,不断充实完善港口、码头、灾害敏感点等长江干线沿江航运基础信息,切实做好水上交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