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下半城小巷里 藏着近代西南首富“汤半城”的私宅
渝中区下半城从来就不缺故事,从白象街到打铜街,从巴县衙门到古渝雄关。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渝中区相关部门获悉,位于道门口太华楼二巷2号,在白象街与打铜街之间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的百年老院——谢家大院经再次修复完善后,正式对大众开放。
隐藏在喧嚣都市里的谢家老院子
这座始建于清代的院落,几易主人,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经历了自己的兴衰和故事。今日(26日),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走进这座老院,讲述它的故事。
谢家老院子以前是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老院的主人,人称“汤半城”
黄墙绿竹,庭院深深
从打铜街下来,沿着下半城的交通干道走,在道门口公交站对面,要是不回头发现小巷子口墙上挂着的一个“谢”字,我可能就要与这座“豪宅”擦肩而过。
巷口的大黄狗慵懒地躺在地上,巷子右边的翠竹显然是才种的,沿着不到两米宽的石梯子往下走,便到了谢家大院的正门。
门前石墩上有精美石雕
这栋黄色建筑始建于清代,据称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世纪初这里成为近代西南首富汤子敬岳父谢艺诚私宅,又名“谢锡三堂”。因此,聊这座老院不得不提这座老院两位曾经的主人——谢艺诚和汤子敬,他们是老乡、师徒,还是翁婿。
谢艺诚是江西临川人,是跟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到重庆的商业性移民。在当时商贸繁盛的重庆,他的布行“谢亿泰”就是当时西南最大的布行。谢艺诚将一座精美的院子买下作为自家宅院。从此,道门口附近这座院子贴上了谢氏标签,被叫做“谢家大院”。
走进老院子,能感受到浓浓的江南小院精美别致的建筑氛围
而汤子敬,是谢艺诚老乡,因连年兵祸家道中落,从故乡流落到重庆。谢艺诚念在同乡之情,便收了14岁的汤子敬到自己的布行做学徒。汤子敬从布店管账、办内事、跑街,逐渐熟悉了经商秘诀,最后成为谢艺诚的重要助手。他的聪明伶俐、人品忠厚、卓越的经营才能深得谢艺诚喜爱。汤子敬30岁时,谢艺诚把女儿嫁给了他。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汤子敬擅于经营,民国年间,逐渐成为重庆商界的泰斗,时称“汤百万”。汤子敬的资本积累使他的财富占重庆总额的三分之一。因他大量投资购买房地产,其房产遍及重庆大街小巷,故号“汤半城”。他名下财富,一度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老院的建筑,雕栏飞檐
谢家大院的主人,从开始经营布匹贸易,到后来开设商行,蓬勃构筑起重庆最早的金融地图,最终建起这栋富丽堂皇的谢家院子。
小而精,这是记者第一次走进这座老院的印象。建筑的装饰、雕刻会让你以为穿越了。与院子外边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这里又像一个独立天地,只有窗外东水门大桥上经过的轻轨声音,会把你从记忆拉回现实。
大院紧邻湖广会馆,接东水门,瞰长江,在以水而兴的城市,这里绝对属于黄金地段。黄墙灰瓦,与湖广会馆建筑风貌一致,是座一楼一底的典型川东建筑。用行话来讲,建筑为二进穿堂布局,木结构穿斗梁架。两扇石朝门虽然风化,但是气势与威仪丝毫不减。
中庭石缸上的精美石雕,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相关资料显示,谢家大院现存第二道门是建筑最初大门,现存大门是谢家买下大院后重新建造的。大门上的匾额“宝树传芳”四个字虽然斑驳,尚能辨认。从这四个字可猜测谢艺诚买下大院后,光耀门庭的风采犹显意味深长。相传东晋谢安、谢石因淝水之战有功,当时皇帝见谢家门前的大树说:此乃谢氏之宝树。于是谢家堂号就以皇帝赐句为“宝树堂”。在王勃的《滕王阁序》里也有此典故: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后各省谢姓人家开始将“宝树传芳”刻于大门门楣。
大门上石质匾额“宝树传芳”依旧能辨认
大门石质匾额上的雕刻精美非凡
石朝门上方悬卷棚瓦木飞檐,檐下雕花柱及花板,两侧造型古朴的雕花雀替。站在大门外往里望,院子内层次分明,给人庭院深深之感。入二门,门廊前是石板天井,天井内的石缸雕刻精美,盛满水,波光粼粼。对于木质建筑而言,在古时盛水的石缸还具有消防池的作用。
房间里存放着各种书籍,书香门弟也是财主们向往的
大院分为前堂、后堂,前堂迎客、议事,后堂则是休息的地方,两侧是作卧室的厢楼,楼廊四隅有木梯上下。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谢艺诚家人住楼上,丫鬟、佣人等住楼下。屋内朱红、墨黑交错,富贵而大气。飞檐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头鱼身和葡萄雕像,中堂挂落图案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木刻图案上的诗文也看得清楚,随处可见的雕花构建让人目不暇接。
偏房里依旧摆放着老桌老凳
老院的兴衰,曾作旅馆民居
游客将谢家老院子的美景收入镜头中
在经历几经起伏后,1942年,汤子敬病逝,终年83岁。旧时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负责人介绍,解放后,谢家大院收归国有,先分配给棉麻站。棉麻站先是把高屋大房用板子隔成许多小间当旅馆,后来又当宿舍分配给职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依旧有居民居住。
层层叠叠的木窗
谢家老院子从里到外有三层木门
谢家大院的历史,成了附近老居民茶余饭后的龙门阵。居住在白象街的李有开老人说,解放前大院是“一个姓谢的资本家”的宅院,解放后被分给平民居住,后来又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听说这房子有几百年历史了,现在重庆很少能看到这样豪华的瓦房。”
小院水缸里的清水将四方天景印如其中
谢家老院子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
据了解,2008年5月,谢家大院修复工作正式启动,后经专家验收后对外开放,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谢家大院再次完善,由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梁建国设计指导。日前,谢家大院正式对大众开放。
谢家老院子屋檐全是精美的雕栏飞檐
黄色的外墙和精美的飞檐,述说着谢家老院子当年的辉煌
站在空旷院落里,斜阳打在地面,只有一个石缸孤零零地立在院中。它见证了巨贾谢家的昔日辉煌,也在静静地聆听今人的惊叹与好奇。而老院旁间每隔几分钟便呼啸而过的轻轨声,以及远处消失在江上迷雾中的长江索道,又共同构成了今日重庆的一道靓丽风景。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何浩 冉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