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大田湾体育场 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
微渝中微信公众号消息,
1956年建成的大田湾体育场
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
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场
堪称当时亚洲一流
它与重庆市体育馆、
重庆市体育局办公楼及贺龙雕像
组成了大田湾体育设施群
被列为重庆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
大田湾不仅承担着
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服务的任务
同时也承载着共和国体育事业的光荣和梦想
△ 大田湾体育馆前的贺龙雕像。
解放初,重庆百废待兴,危楼遍布。1950年3月,贺龙从成都迁往重庆办公,他在视察之后说,重庆有220万人口,没有一座像样的集会场所怎么行?
于是,西南局的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三位领导,同军政委员会的同志商议决定,在重庆市修建供劳动人民集会、运动、娱乐的场所: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今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劳动人民文化宫、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大田湾体育场、重庆市体育馆、重庆市体委大楼(今重庆市体育局办公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重庆标志性的“六大建筑”。大田湾就占了三个。
△13.2万多人参加了大田湾体育场修建义务劳动。
当时,大田湾还是一个深约30米的沟。1950年11月16日,市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和市民参加义务劳动,大家用双手将跳伞塔旁边的山推平后填入大田湾的深沟。到1951年4月中旬义务劳动结束时,参加人数总共达到13.2万余人,大田湾的深沟被填平。
△ 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竣工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贺龙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
1952年5月4日~15日,大田湾广场举行了西南区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1956年5月1日,大田湾体育场建成后,又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贺龙还亲自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
△ 大田湾体育场设计师尹淮当年设计时制作的模型。
大田湾体育场的设计师,是在规划、建筑界享有极高声誉的原重庆市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尹淮。从方案图到施工图,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操刀:不管计算椭圆形的弧度,还是安排主席台、观众入口、座位等,手绘图纸在当时都非常困难与复杂,为此尹淮还到前苏联“取经”。
△ 大田湾体育场设计图纸。
1956年2月9日,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重庆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竣工。刚修好的体育场是一个大型草地足球场。足球场的最外圈,是一条木屑铺设的300多米履带式白色跑道,内圈是红煤屑铺筑的400米红色跑道,两侧还有两条助跑道,看台可容纳观众4.5万人,在当时,堪称亚洲一流。
△ 1956年竣工的大田湾体育场。
在体育场旁还修建了重庆市体育馆。体育馆1953年10月10日动工,1955年8月21日竣工,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13平方米,颇具中国古典民族特色。馆内有楠木嵌花地板灯光球场,可供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及体操表演用,看台可容纳观众4200余人,是当时全国一流的体育馆。几十年来,这里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并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及市内重大集会的场所。
△1955年落成的重庆市体育馆。
1955年,重庆市体育局办公楼建成。这个仿中国传统北方官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沿中轴对称,楼前花坛绿地,树木成荫。
△ 与体育馆同时修建的重庆市体育局办公楼。
如今,作为一个区域性群众运动场所,大田湾先后新建了健身广场、健身路径、乒乓台、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灯光篮球训练棚等设施。而大田湾体育设施群曾经的辉煌,更是重庆城永远的记忆。
原标题:母城渝中之重庆老建筑 | 大田湾体育场 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