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在渝中闹市 隐藏着一座“中国话剧的圣殿”
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观音岩
有这样一栋中西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隐于闹市中
▲抗 建 堂
名称的来历:“抗战必成 建国必成”
抗战时期,大批文化教育机构迁入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时期全国的文化中心。当时重庆戏剧队伍云集,而剧场奇缺,稍微像样点的只有国泰大戏院。
为解决这一困难,1940年4月,时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所属中国万岁剧团团长的郭沫若提议,应该修一座专门用于话剧演出的剧场,用于宣传抗日救亡。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筹备和施工,剧场于1941年4月5日落成启用。郭沫若请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该剧场题名,林森取战时全民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头两个字为剧场命名,并亲笔题写了“ 抗建堂 ”三字。
▲抗建堂开张当日的海报
抗建堂落成当天,中国万岁剧团在此公演了马彦祥编导的四幕话剧《国贼汪精卫》,作为剧场开张剧目。观众竞相前往观演,购票长队从金刚塔坡上一直延伸到坡下的中山一路街边。
雾季公演
重庆,既是山城,也是雾都。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日机狂轰滥炸,每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演出。而当时重庆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雾季,期间时常大雾弥漫,不利日机空袭。进步的文学家、艺术家利用雾季在抗建堂等场所举行大规模的抗战演出活动,形成了话剧运动史上著名的“雾季公演”。
▲于伶的《长夜行》、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面子问题》、沈浮的《重庆24小时》、曹禺的《北京人》和《家》等多个优秀剧目在此上演。
“雾季公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以戏剧为武器,宣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战略策略,宣传抗日救国,动员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抗战的洪流,鼓舞了全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一阶段也被话剧史学家称为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周恩来与"雾季公演"
▲周恩来与郭沫若、阳翰笙的合影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后方进步电影工作者的迫害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南方局有计划的疏散革命力量,转移走一批进步人士,把绝大部分电影工作者转移到戏剧阵线上。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大家利用山城雾季的大好时机,组成浩浩荡荡的文艺大军,开展“雾季公演”活动。
雾季公演期间,周恩来等南方局的同志除经常到剧场观看演出外,还参与到戏剧的创作和评论中,与戏剧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同志对文化抗战的领导,既有从斗争原则、策略上的指导,又有细致入微的工作;除了对戏剧工作者政治思想的关心、生活的关怀,也非常重视对青年戏剧工作者的培养,留下了“把《北京人》推向经典”、“七看《风雪夜归人》”、“救活《棠棣之花》”、“关怀孩子剧团”等深入人心的历史故事。
作为“雾季公演”主战场的抗建堂启用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上演了33出大型话剧。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等著名话剧团体及大批名角先后在抗建堂登台。抗建堂见证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抗建堂因此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圣殿”
余克稷节俭抗日
“怒吼剧社”是重庆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剧社发起人余克稷是重庆电力公司的总工程师。
他的大部分薪水都用在戏剧事业和接济剧人生活困难上。除了电力公司的公干和“怒吼剧社”的日常打理,余克稷还包揽下一项非常特别的“公益”,重庆各大话剧演出剧场的电力保供。抗战期间电力紧张,余克稷为重庆主城的各大剧场都架设起“保供专线”,即便出现临时状况都能确保在第一时间即时解决。
《保卫卢沟桥》是剧社首演剧目,四场演出,场场满座,收入除付大戏院场租外全部捐献抗日。
“雾季公演”期间,这些文艺工作者们通过剧目高唱抗日战歌,向群众们描绘前方将士抗敌的情景,高声呼喊为抗日募捐:“同胞们!把钱和力汇集起来,给每个前方将士做一件御寒的棉衣吧!祖国已被浸沐在血泊之中,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来把它洗刷干净吧!“
▲抗战时期的重庆
在抗战烽烟中连续举办四年的“雾季公演”,有力动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话剧大军,在团结民众、抗日救亡、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分裂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给予了在战争恐怖下的山城人民以精神上的极大抚慰,坚强了他们的生存意志和不屈抗战的决心,使他们熬过了严酷的冬天,迎来民族解放的春天。
6月18日,国内首个以抗战戏剧为主题的
话剧类专业博物馆——
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
在抗建堂开馆试运营
该博物馆将向公众系统全面展示重庆抗战戏剧的基本历史概况,带大家一起回顾那段抗战史。
作者:风正巴渝 廉洁渝中
原标题:巴渝风|一座隐于重庆渝中闹市的“圣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