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重庆第一盏电灯在这幢楼点亮 主人曾是西南首富
一条白象街,半部重庆史。
渝中区白象街,在望龙门和太平门之间,临江而建,曾是1891年重庆开埠后的经济中心。虽历经百年,但药材公会、江全泰号、卜凤居、海关监督公署旧址这些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至今仍存,见证着这条老街曾经的辉煌。
去年4月,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一期开街试运营,目前,二、三期正在建设中。
据介绍,整个白象街传统风貌区预计2022年完工。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内包括9栋历史文物建筑和两座老城门(太平门和人和门)。其中, 位于风貌区一期内的药材公会旧址和私立兴华小学旧址已修缮完成。白象街内的李耀庭公馆、重庆反省院旧址、重庆海关监督公署旧址主体修缮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完善。此外,江全泰号、海关报关行、151号民居以及海关办公楼旧址年内将正式启动修缮。
日前,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走进白象街正在修缮的3栋老建筑。现场负责修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3栋老建筑修缮尽量保持原貌,比如3栋建筑的外墙砖块都是采用原墙体的砖块,对损坏严重不能利用的砖块根据原材料进行更换或复原。以李耀庭公馆为例,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小楼已完成主体结构修复,原有的侵蚀、变色部分均进行了复原。
李耀庭公馆
重庆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
李耀庭公馆青砖外墙
在人和门城墙附近,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到了始建于清末的李耀庭公馆。这个由两栋小楼构成的公馆又叫卜凤居,条石砌筑,青砖外墙,小青瓦屋面;从高处俯瞰,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又像扬帆远航的大船。这里,曾住着西南首富李耀庭。
李耀庭是云南昭通人,出身贫寒,最初他往返于云南与四川,往两地互销茶叶、烟土和食盐,后来在天顺祥的重庆分号经营票号。直到20世纪初,天顺祥已在全国开办分号,还在中国香港、越南海防等设有机构,在重庆成为行业之首。李耀庭还逐步开办了顺昌公司、信记钱庄,并涉及电灯、丝绸、轮船等多家实业公司,他的声誉远播。
李耀庭公馆内部保留下的条石青砖
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中法战争时期,李耀庭曾为冯子材筹办饷粮,还资助宋育仁在白象街创办重庆近代史上第一份刊物《渝报》。辛亥革命前后,李耀庭竭力支持起义所需费用,两个儿子都参加辛亥革命。因捐献银元支持肇和军舰起义,孙中山亲书“高瞻远瞩”四字相赠。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栋建筑里曾发生了一件大新闻—— 重庆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 ,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新鲜事。
李耀庭公馆内部,相当洋气
1906年,巴县绅商刘沛膏在太平门安装了100千瓦直流发电机,并首次向外供电。当天正是李耀庭70岁寿辰,就在他生辰当晚,卜凤居内有50盏电灯齐明,这事震撼了全重庆。
反省院旧址
藏在下半城的“渣滓洞”
离李耀庭公馆不远,便是重庆反省院旧址,这里被称为藏在下半城的 “渣滓洞”。
修缮一新,外观看上去十分坚固的反省院旧址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到,这栋四四方方的3层小楼,外墙面为水刷石,很典型的欧式风格,看上去显得十分坚固。目前,反省院旧址里面正在进行木质地板铺设。
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栋建筑只是曾经反省院的部分建筑。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 反省院是民国时期关押革命进步人士的拘留所 ,曾有高大院墙,内有警卫室、办公室、拘禁室三栋楼房。
1928年,军阀刘湘一方面四处网络大小军阀联合剿共,颁布《奖励反共暂行条例》,在21军军部成立特务委员会,建立反省院。被捕人员最初关押在巴县监狱,后来转移到反省院。
据介绍,在这座反省院中“反省”过的,有不少当时中共的骨干力量,如时任代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张秀熟;历任中共川东特委秘书、共青团四川省委秘书长、中共下川东特委秘书长的梁佐华;曾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红军战士李桂英等。
对于这些重要人物,反省院采取了大量“感化措施”,如写“反省日记”、在狱中开办图书馆、邀请宗教人士进行“感化”等。但狱中的共产党人将写日记的纸张拿来卷烟、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甚至反过来将劝导者发展成了朋友。
海关监督公署旧址
见证重庆开埠历史
从解放东路看海关监督公署旧址
海关监督公署旧址内部,相当气派
三栋建筑中,最气派的是重庆海关监督公署旧址。从解放东路经过,这个由三栋建筑相组合而成的宅院在一片施工地上显得很耀眼,呈八卦形态的大山门,欧式立面,结合中国传统装饰元素。
据介绍,海关监督公署旧址占地48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因楼得名,原来建筑外面的大街就叫海关巷。
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海关监督公署初设于朝天门粮帮公所内,1905年迁于此。
虽然清政府任命了川东道台张华奎为海关监督,但实际上被英国人控制。英籍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委派英人霍伯森任重庆海关税务司,中国海关监督形同虚设。
已修缮好的药材公会旧址
已修缮好的私立兴华小学
年内将正式修缮的汪全泰号
已风化的汪全泰号门楣
汪全泰号建筑局部
白象街吸引了大量洋商商埠进驻,成为下半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白象街传统风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监督公署对面就是大清邮局,重庆最初的报关行就设在此处。对于本地客商来说,报关行如同及时雨一般,保护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何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