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用工市场资源“错位” 让就业和招工“两难”
2月16日,长寿区猴年春节后首场“2016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火爆开场。 通讯员 张异 摄
2月16日,万盛经开区举办关闭煤矿失业人员就业大型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 通讯员 曹永龙 摄
编者按:
每年春节前后,总有不少餐饮、家政和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为人手紧缺却又四处招不到人而发愁,今年也不例外。
事实上,这并非春节前后才独有的现象;就业市场上,发愁的也不仅仅是用工企业。近年来,因多种原因,劳动者与用工企业之间在意识、知识及技能等方面难以有效匹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既导致很多劳动者就业难,也让企业普遍陷入了招工难的困境。
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对招工就业“两难”的现象持续予以关注,并将剖析个中原因,探讨解决之道。
新年到,许多人有了新的职业规划,或要试着换个新“饭碗”。同时,许多企业也在忙着招工和安排人事。
然而,不少人发现,在开年这轮就业市场双向选择中,无论是个人求职还是企业招聘,似乎比以前更难了。
求职者:
花更多精力时间找工作
“五年前,一个高校毕业生只要专业对口,简历做得认真,面试时机灵一些,顶多应聘个10来次就能找到工作,而现在,二三十次也未必行。”1月25日,重庆华威人才网人士在谈到目前本地人力资源市场行情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市大大小小招聘会,以及招聘网站等主流招聘渠道,求职者应聘就业的成功率明显下降。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7.23万人,同比增长0.5%。中国就业网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进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用人单位16651户,同比增长133.1%。尽管2015年数据尚未公布,但重庆绘强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冉强估计,2015年我市各类行业招聘会的举办频率、人数规模、简历投递数量,至少是5年前的3倍。
重庆擎铭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田禀兰告诉记者,重庆近年年均城镇新增就业量稳定在60万-70万人左右,虽然各类招聘活动频繁、参加人次与简历投递量大幅增加,可新增就业量却没有变化。“这说明求职行为的实际效率大大降低了,求职者需要花费比以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获得一份工作。”
企业:
虚位以待但找不到想要的人
求职难,未必是因为需求不足。
重庆汇博人才市场近期发布的一份供需报告显示,该人才市场去年整体岗位与求职者供需指数为2:1。
网络招聘渠道的情况与线下招聘类似,据联英人才网重庆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期全市网上人力资源平台大约能够提供200万个职位,各行业对普通岗位员工的需求量变化不大,以大数据IT、物联网、跨境电商及服务业为代表的行业,职位需求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创新型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增长更是高达五成。
“前几年,本地企业80%的招工需求,都能够通过网上招聘满足,而现在这一比例下降到30%,更多企业需要通过面谈、猎头、机构推荐等更多样的方式来招聘人才。”这位负责人说。
这也意味着在许多求职者找不到称心工作的同时,不少企业虚位以待却找不到称心的人。
“经常有企业向我抱怨怎么也找不到想要的人。”重庆云日产业集团董事长、国家高级人力资源师黄子华称,目前在传统制造业和新兴行业,求职、招聘“两难”现象已经十分明显。
企业和个人需求难以对接
在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看来,“两难”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企业的用工需求和个人的就业需求难以实际对接的一种错位,而且大多是结构性错位。
以电梯维修保养业为例,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全市需要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但缺口却高达50%以上。从长远看,只有少数职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不可能填上供需缺口。
结构性错位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优质”岗位变得十分稀缺,而多数普通岗位则对求职者吸引力不足。
腾讯-麦可思2015届应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显示,在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37%最希望签约的雇主类型是国企。但市教委的一份资料则显示,近年我市国企在应届毕业生中的招录比例,已从12%左右下降至不足0.5%。只有2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和15%的本科毕业生,把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视为求职方向。
“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国企、外企中的非一线工人岗位是供大于求的。对各制造行业和服务一线岗位,以及大部分中小微企来说,却是严重的求大于供。”田禀兰坦言,这种供求错位的成因十分复杂,涉及专业技术要求、企业环境待遇和个人求职观念等诸多因素,至于解决之道,单靠供求双方显然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