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穿楼轻轨”有多红?这个“洋媳妇”的波兰老家都震惊了
近日,波兰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和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在重庆市图书馆举办了“波兰-重庆建筑师交流论坛”。
据了解,“波兰-重庆建筑师交流论坛”是波兰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为纪念波兰重获独立100周年而举办的“波兰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来自波兰和重庆的建筑师围绕“公共建筑及旅游设施设计的新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了优秀的建筑案例,探讨了建筑创作的方法,交流了对重庆城市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看法。
在此次参会的波兰建筑师中,Monika Niezabitowska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一位重庆媳妇,从2013年开始,Monika就住在重庆。
谈到对重庆的最初印象,Monika直言来中国之前从来没有想象到重庆会是这个样子的。“这里确实有很多我其他的城市可能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南坪那个旋转桥,但是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旧房改造项目,比如鹅岭二厂。”
几年的生活也让Monika对重庆有了更深的认识,“跟平地的城市相比,当然在这种山地城市修建建筑肯定是很难的。但是它的优势就在于这种山地形式,你可以见到不同形状的建筑,你到了不同的楼层,看到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的。”
如今作为半个重庆人,Monika 也坐过“穿楼轻轨”,“这很有趣,但是作为就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来说,以及习以为常了。不过对于外地人或者外国人来说,就非常有趣。”Monika透露,“穿楼轻轨”的视频已经火到了波兰,“这个视频在波兰也广为流传,很多人看过。”
相关新闻>>
重庆8D魔幻城市如何炼成?
听听设计师们是怎么说的
随着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站、长江索道等“景点”被一波又一波的外地游客组团强势围观,重庆8D魔幻城市的名头响彻全国。
究竟重庆是如何成为8D魔幻城市的呢?11日,“波兰-重庆建筑师交流论坛”在渝举行。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戴志中,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京等多位建筑设计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向记者解读了重庆8D魔幻城市如何炼成的。
A 8D重庆如何炼成
地形
依山伴水包容性强
“重庆成为8D魔幻城市,有他的必然性。”戴志中说,重庆的山地面积超过70%,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少见的。
因为这种客观原因,重庆只能在山上依山就势修房子。戴志中说:“在平原地区一般看建筑的视野只看到周围那一圈,建筑背后的东西就看不到了。重庆不是这样。可以从底下看上面的建筑,也可以从上面到下面的建筑。而其他城市的视点不像重庆这么多,8D魔幻城市就是这样来的。”
兰京则表示,与其说重庆是8D魔幻城市,倒不如这里很接地气,“重庆人的性格比较开放,很容易与外地人形成交融,城市形态高高低低,包容性强,与这里人们的气质也很契合。比如洪崖洞,沿山而建,感觉就像是从山头生长出来的一样。”
兰京认为,只有适应于当地的地域文化,才是国际化的。“如果从欧洲或者西方搬一座建筑来,可能就不适应重庆这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因为只有生长在自己本民族土壤上的文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兰京还以洪崖洞举例,“设计者没有把这个地方铲平,而是利用地形的高低来做成真正的天街,按照川东巴渝文化的建筑符号来建造,就非常有重庆特色。对于外地游客来说,相比那些超高层建筑,他们也更愿意看代表这个地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
设计
突出个性颠覆认知
事实上,像洪崖洞、李子坝轻轨、过江索道等重庆很火的几个新晋“景点”,其实都是重庆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戴志中说,重庆的特殊地形造成了重庆人自古以来就学会了怎么充分利用环境,通过各种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也成就了重庆独特的城市设计理念,包括依山修建筑、过江索道、缆车等等,都是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客观造就的。”
兰京说,能够吸引眼球的建筑,一定是具有艺术感的空间效果。“重庆的交通很特别,比如我们的立交就可能会穿过隧道,甚至我们的桥梁在隧道和江河之间互相交融,我们的轨道可以在城市中间任意的穿越,可以在山洞建筑中穿越,穿越是时间也是空间。”兰京说,这种特色是因为重庆设计师们的智慧,他们借用了重庆高高低低的地形地貌,两者是相适应的,而不是互相冲突的,“这样就造就出了重庆这个城市设计的个性,所以称之为山城。”
对此,徐千里也表示赞同。他笑称,像轻轨穿楼而过这种案例在城市建筑的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虽然它看起来是一种反常地现象,和大家平常说的那种正常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但是在重庆恰恰就是合理的。而且这种看起来很非理性的东西在重庆有很多,以至于重庆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却成为了外地游客向往的风景。”
人文
自带追逐时尚属性
除了地形和设计外,在兰京看来,重庆成为8D魔幻城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独特的人文内涵。
兰京说,重庆一直是一个追求时尚的城市。“因为抗战,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也成为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国的文化精英、上流人士都集中在这里。同时也把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时尚元素带到了重庆。所以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就有一种追求时尚的基因。”
徐千里认为,如今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比起气派的广场、宽阔的道路、林立的高楼和闪烁的霓虹灯,人们日益关注的是与他们的生活日常更直接相关的城市环境和品质,更加向往住区的归属感,追求街道生活的丰富与闲适,希望城市公共空间能够承载人文记忆、方便日常生活。”徐千里说,实际上更应当把这一趋向理解为“城市属性的回归”。
B 城市设计如何保住特色?
外形
不能只像其形而丢其神
洪崖洞的走红,让不少古老的吊脚楼一下子也火了起来,不少网友都在讨论能不能新修一些现代化的吊脚楼。对此,徐千里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发展需要。“现代建筑并不用为了复古而复古,可以吸收传统建筑的智慧。比如说吊脚楼,我认为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一种形式。因为无论是学习传统,还是继承传统都不能像其形而丢其神。”
戴志中也表示,如果要继续强化重庆的8D城市概念,就要突出具有重庆地理、气候、人文特点的东西,有意地去扶持和发展。“我认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会与我们不断发展的科技相结合,比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建筑相结合,像外立面造型、内部环境都可能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特色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徐千里说,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也能增强一座城市的特色。
“最近的几年明显感觉到人们越来越关心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东西。”徐千里说,此前他在武汉考察时很有感触。“武汉最近举行了一次民意测试,就是征集当地市民最关注的那些城市空间。结果江滩公园名列第一远超过黄鹤楼。原来认为市民可能更在意那些标志性的建筑,现在大家更注意到与他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场所。其实洪崖洞,就是与重庆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所,所以反而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交通
可达性让重庆更魔幻
徐千里还建议,重庆围绕山水城市的地理地貌特征,形成顺应这个条件的城市格局很重要。“据我了解,目前正准备启动新一轮的两江四岸工程,我认为大方向应该就是还江于民。对重庆来说,要把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老百姓。”徐千里说,重庆城市未来的规划设计要更加注重精细化发展,“精细不是说全部使用高档材料,而是要以人为本,增强城市的人性化程度和可达性。因为重庆的地形条件,比平原城市的可达性要难。但如果做好了就会体现出另一种优势。“比如长江索道、穿楼轻轨、720度立交等等,都是为了加强城市可达性而出现的,相信随着交通的发展,未来重庆会更加魔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