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这个“工业标本”,你看过吗?
今日重庆杂志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这座“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的记忆,总是若隐若现,直到走进綦江区三江镇的重庆四钢厂,我们有幸一睹布满年代烙印的 “工业标本” 。
这里曾是一方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岁月流逝,工厂里机器轮转的轰鸣声已消失殆尽。然而老厂房、车间、铁轨、家属院,甚至一草一木尚历历在目,给了我们寻回三线建设记忆的线索。
存留的轮廓
从距重庆主城巴南出口仅半小时车程的兰海高速三江站下道,循着“四钢记忆”指示牌,沿着长坡往下一公里处,就是四钢厂。这里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的老工厂建筑群。
四钢厂的前身始建于1937年。1965年,重庆钢铁公司第四钢铁厂正式成立,曾经历多次改制重组,2012年底,因经营困难,全部停产。2014年4月,四钢公司与重庆安全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重庆安源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当时,一部分老四钢人选择到长寿、大渡口等地的重钢厂上班。另一部分,由于家在綦江,所以选择留在了安源。
周新禹就是其中一个。他领着我们走进曾经的厂房区,一间间空荡荡的破旧厂房,安静伫立。外墙上挂着机器牙箱,有的地方红砖脱落,有的地方爬满了绿植。随处可见漆有“四钢生产车间杆路”的电杆,锈迹斑斑的绿漆青年文明岗亭……眼前的景象,丝毫没有今时的人为添加,原汁原味保留了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样子,在国内已不多见。
曾经的重点
1996年,24岁的周新禹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了四钢厂,成为一名热轧机操作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一幢厂房前,老周停了下来,透过绿漆的铁门栅栏往里望去,地上长满杂草,墙角边堆放着废弃钢材。当年,这是四钢厂的薄板车间,也是四钢厂最大的车间,里面横向依次摆放着四台热轧机,专轧薄板。
“机器一天到晚都开着,忙的时候,食堂直接送饭到车间,工人们轮流吃饭,吃完接着干。”说着说着,他的音调不自主地高了起来。
部分外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钢厂曾是綦江数一数二的大厂,固定资产8400万元,还有585台生产设备。正式工加上机修厂、联镀车间等十多家辅助单位,有两三万职工。那时,四钢厂的钢铁生产技术走在国家前列,其生产的冷轧镀铅板还获得国家银质奖,并成功研制出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硫酸雾净化器。
“那时候效益好,我们的工资就有300元。”周新禹有些唏嘘,他走到锈迹斑斑的铁轨上,轨道两旁长满了芦苇。这条从厂区内穿过的铁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一直延伸到三江火车站,“从这里开始,火车将钢材运到火车站,再南下,运往贵州、广州等地。”他听说,铁轨还运送过蒸汽机,后来又改成了绿皮火车。
“禁止通行”标志
从铁轨上运出的钢材,还肩负过特殊的时代使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国家急需加强战备,调整经济发展布局。1964年9月21日,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三线建设的目标和布局。重庆有着较强的工业实力和符合需求的地理优势,因而成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当时的目标是以重钢为原材料基地。顺理成章,四钢厂也就成了重要的钢材输出地。
是厂也是城
四钢厂依山傍林,靠着綦江河的河湾修建,因为远离城区,加上职工和家属人口众多。特殊的情形使得厂区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厂同时也是一个“小城镇”。
我们走出厂房区,来到生活区。这里没有都市的热闹嘈杂,时间的脚步静而缓慢。上百户不愿出走的老四钢人仍在这里延续着日子,只是不用再去厂区了。居民楼下,人们搭根板凳,坐在一起,端着茶杯,闲聊打发时间。
居民正在聊天
曾经,生活区外开满了茶馆、电影院、台球室等工人的娱乐场所。如今这些地方都在,但早已不是那时的光景,更像是一张张书签,标记着过往在此停驻。
周新禹印象最深的是,每年春节期间,整整一个月,生活区的梯子、道路两边的树上,都挂着各色各样的彩灯,是三江镇最漂亮的。晚上,附近的三江钢水厂、103厂都有人专门到四钢来看灯。
2000年后,这些彩灯就从周新禹的视野中消失了。属于“大时代”的三线建设,不再适应新的发展。四钢厂和它众多的“同期”一样,逐渐消声。不太一样的,或许是这里保存的“标本”更为完整,画面更加清晰。
仍留在此地的老物件
爬藤、自行车和文字的组合透露出斑驳感
周新禹现在在安源公司,负责生产高速公路护栏板,办公地点仍在四钢厂里面。在周新禹和老工人眼中,工厂没有了机器运转,就不再有生气。二十多年未曾走出去,他不太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愿意来参观废弃的钢厂。他停顿了一下,突然说起:“当初搬厂的时候,机器都当废铁卖了。要是热轧机留着,至少可以看看以前的工艺 。”
原标题:重庆的这个“工业标本”,你看过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