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穿山甲”筑路记
图为机械化作业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中新网消息,重庆最后一个未通高速公路的区县城口,有望提前一年告别长期的出行囧况。
轰鸣的机器声中,在仅剩1.2公里的城开隧道右线,4名筑路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着2台多臂台车,在隧道里钻爆破孔。
尽管巡查路上风尘仆仆,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副总工、城口工程部主任袁小冬却满脸期盼:“有了各种机械化设备当助手,这条规划工期6年的高速公路,有望在2022年提前一年通车。”
袁小冬是这条在建高速公路城口段的一名现场“指挥官”,一把卷尺、一本笔记本、一支笔和一份图纸,是他工作包里的常备物品。
图为袁小冬在工作巡查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隧道上方“藏”千万立方米蓄水体
正在紧锣密鼓施工的重庆城开高速公路,被业界很多人士称为“不良地质博物馆”。问及原因,袁小冬脑中的一组数据脱口而出:城开路城口段桥隧比高达96%以上,6个标段中有3个标段桥隧比超过99%。
“项目沿线地质地貌极度复杂,滑坡、崩塌、岩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频发。”袁小冬道,建设中的大巴山隧道是重庆最长的跨省公路隧道,城开隧道是全市首条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蓼子特大桥是全国首座采用免涂装耐候钢+单拱肋复合转体技术的钢箱拱桥。
记者在走访现场看到,部分路段已经天堑变通途,车辆出了这个隧道就进入另一个隧道,全线通车后,整条路会给人穿梭时空隧道的感觉。鸡鸣隧道总长有7452米,工人施工现场有条不紊。“隧道约270米上前方,藏有约1450万立方米的蓄水体。”袁小冬指着头顶上方道,这里就存在严重的涌水突泥风险,一旦不慎,整个隧道在顷刻就会被淹没。
怎样确保施工安全?袁小冬时常要冒着沿线老路和便道边坡崩塌落石的危险,巡查工地一线。他们建立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采用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瞬变电磁仪、超深炮孔等长中段相结合的综合超前探测方式,实现了科技护航。
“这些高科技设备,往往是重要的保命手段。”袁小冬说,截至目前,已探明不良地质灾害150余次。
智管走出“环保+效益”全新模式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杜小平说,地质条件复杂,让这条高速公路的工程造价高达每公里1.84亿元。
如何做到“投资省”?
铺开城开高速的线路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城开隧道和财神梁隧道的具体位置。“按照最初的设计规划,两个隧道之间要架设一座桥,现在改成了路。”袁小冬解释,之所以要“变脸”,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护城开隧道3公里外的雪宝山自然保护区。
“原定的设计方案中,在自然保护区里圈了近200亩地,用于堆放隧道开挖的土石方。”出于生态保护考虑,结合现场地质地貌,公司及时提出和实施了“桥改路”的优化方案:先在财神梁隧道下方山体中尽快打通一座泄洪洞,然后将两个隧道间原先设计的桥梁换成路基,以此消化大量的隧道弃渣,并利用合格的隧道洞渣加工成建筑材料,最终实现变废为宝。
“一举实现了‘环保+效益’的双赢,仅这一项就节约占地近200亩,节约直接造价3000多万元,对于全线关键控制工程城开隧道而言,至少节约工期半年以上,对整个项目的提前贯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起这个,袁小冬脸上写满了自豪。
推行“三集中”工厂化管理模式,积极倡导钢筋加工智能化、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化;改变传统隧道围岩分级管理模式,变定性为定量化管理,使得决策更加科学;把全线简支桥梁单跨6片优化为5片,提高工效并节约投资超过1亿元……为了念好“省字诀”,袁小冬带领部门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真正实现了向“智管”要效益。
图为袁小冬办公室存放的现场记录笔记本。 彭国威 摄
机械化设备成开路先锋“好帮手”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都渴望这条路能早点通车。”因为是重庆唯一一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城,走访中,不少城口百姓说着类似的话。
提高机械化作业率,是这群“穿山甲”与时间赛跑的一个重要手段。
城开隧道里,机械化多臂台车每1.5小时可以打108个爆破孔。“同样的体量,用传统手段则需要3至4个小时。”袁小冬道,“最忙的时候,工地上有近30台这样的机器同时在作业。”
“我下午要去一个乡镇进行实勘走访。”在袁小冬身上,还带着一个厚厚的“城开高速公路城口段路系水系恢复工程摸底清单”,里面详细记录着有关乡镇需要恢复工程的项目和预算。“修路过程中对沿线百姓生活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影响,我们得把各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哪些地方需要修建人行桥、蓄水池、道路硬化等,袁小冬心中装着一本详细的“民生账”。期间,他还积极响应和落实重庆高速集团号召,协调各参建单位向沿线乡镇进行帮扶,提供公益岗位,向沿线小学、村社捐赠物质,购买当地农产品进行消费帮扶。
多年里,袁小冬一头扎进大巴山,妻子已经习惯了丈夫不在身边的时光,母亲也习惯了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她们总是对他说:“你走嘛,好好工作,不用担心我们”。
2019年年底,正值工程关键期,袁小冬接到母亲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病危电话,作为现场负责人,他忍着悲痛直到工地抢险结束才赶回老家,在医院匆匆探望母亲后,很快又返回到工作岗位。
“母亲今年5月刚去世。”说到这里,眼前的七尺男儿,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就是强忍着没有滚出来。
袁小冬说:“这是城口人民的一条致富路,而且能提前近一年让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完)
作者 彭国威
原标题:重庆“穿山甲”筑路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