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他乡:上千重庆籍施工人员助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

01.05.2017  10:11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港珠澳大桥重庆籍施工人员在食堂。

  简介

  他们是一群重庆人,也是中交二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施工人员。八年来,这上千名重庆人扎根荒岛,只为建设一个跨世纪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感言

  把工程做好,为家乡重庆添彩。

  珠江入海口,每天数千艘轮船在这里穿梭。在这条繁忙航道上,一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中。

  港珠澳大桥全线长55公里,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大桥建成后,将给香港、珠海和澳门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1983年,香港建筑师胡应湘最早提出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在庞大的建设队伍中,有上千名重庆人,他们来自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北部新区。8年来,这些重庆人扎根荒岛牛头岛,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倾尽全力。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沉管预制,必须滴水不漏

  在港珠澳大桥这条全长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中,有一段长度约5.6公里的海底隧道,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拼装成功,大桥建设距离全线贯通仅一步之遥。

  32岁的张洪是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副总工,8年前他第一次登上距离施工海域7公里远的牛头岛时,这里已是一座现代化沉管预制厂。每天,工人们按照标准化生产方式在这里完成沉管预制,再将沉管从海上浮运到施工现场,由另一个项目队沉入海底对接。

  要建设33个节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的沉管并不容易。张洪告诉记者,他们将每节沉管分为八段浇筑,每段管节长22.5米。每个管节的接口处都采用凹凸槽设计,一个管节凸出的地方,将与另一个管节凹下的地方咬合,以保证管节拉合后不脱落。在每个管节之间,都采用止水带,防止海水渗漏。

  每次提到“止水”这两个字,张洪都会重复几遍。“决定沉管隧道贯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止水。”张洪严肃地说。

  沉管由混泥土浇筑而成。2012年,预制第一节沉管时,张洪和整个项目部足足用了7个月反复验证各种配比的混凝土,其间用坏了4台搅拌机。经过上百次的调整、优化,终于寻找到了最合适的配比。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端。一节沉管的预制周期在三个半月左右,工人先按照设计要求,用钢筋绑扎出沉管的形状,这就相当于搭起了筋骨,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就类似于给沉管装上肌肉。

  为了保证沉管滴水不漏,沉管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性完成。每一节沉管浇筑后,都会有工人进入宽度仅50多厘米的钢筋笼里用仪器反复震捣,连续30多个小时不间断地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水无孔不入,沉管预制中,即使细小的气泡也是决不允许存在的。”张洪说。

  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再用液压设备将沉管推进“浅坞区”。在这里,沉管两端被安上“钢封门”,形成一个封闭的箱体。此后,施工人员会往“浅坞区”灌水,使沉管浮起来;再把它横移到“深坞区”,并在这里接受性能检测,等待拖运。

  制小构件,同样精益求精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年限是120年。要抵挡住百年的海水侵蚀,即使制作最不起眼的小构件,也必须精益求精。

  曾庆喜,一个90后青年,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同年来到牛头岛负责港珠澳大桥小构件的设计制造。“一般的工厂允许存在一定的次品率,但我们的产品必须百分之百合格,哪怕是制造大桥路缘石这样的小构件,也要求保证绝对合格。

  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里的年轻一代,曾庆喜一直崇尚工匠精神。“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定要建造多么宏伟的东西,它是一种精雕细琢的态度:即使生产最小的零件,也要将它做到极致。”曾庆喜告诉记者。

  大桥路缘石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时,需要在模板内壁涂一层脱模剂,脱模剂起润滑和隔离作用,能使混凝土在拆模时顺利脱离模板,保持混凝土形状完整无损。但把握脱模剂的喷涂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脱模剂喷涂过厚,路缘石表面容易发黄,脱模剂喷涂过薄又不利于混凝土成型。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采取定人、定岗、定位的方式,在路缘石底板喷涂两次脱模剂,侧面喷涂一次,每次脱模剂喷涂量控制在80g左右。”曾庆喜拿着喷雾器向记者耐心解释。

  混凝土浇筑后的气泡含量则是小构件生产中另一个重要指标,“气泡越少,小构件致密性越好,耐久性越强。”曾庆喜说,为了解决气泡问题,他们在短短三个月中,就做了20多次试验,其中包括搅拌时间的探索、震捣方式的确定等。

  让荒岛充满“重庆味

  过去,牛头岛是一个无水、无电、无路、无通讯信号覆盖的“四无荒岛”,项目部的到来却让这座荒岛有了“重庆味”。

  年过半百的王大杰是项目部职工食堂的主厨,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重庆人。

  下午4点过,王大杰开始煮重庆小面,这是工人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家乡味道”。

  “小面并不是天天有。每次吃小面,我们都像过节一样开心!”食堂内,一名90后小伙子拿着饭盒,冲记者高兴地喊道。果然,没多久,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是来排队吃小面的。

  食堂的主打菜品都是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其实,项目部里也有少部分北方人,但在岛上待久了,他们也被重庆人‘同化’了,吃麻辣比我们还厉害。”王大杰说。

  岛上几乎没有娱乐设施,但项目部1000多名施工者却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王大杰在岛上开垦了5亩荒地,利用业余时间种植空心菜等蔬菜,隔三差五,也能让大家品尝“最新鲜的蔬菜”。

  曾庆喜没事时喜欢呆在寝室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他喜爱的书籍。

  王礼和李和君是在岛上相识、相知、相爱的一对情侣。闲暇时,王礼喜欢牵着女朋友的手漫步海滩,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两年前,王礼在项目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比自己小三岁的李和君,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转眼两年过去了,如今,他们正打算要步入婚姻的殿堂。

  “发扬工匠精神,把工程做好,为家乡添彩。”这是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工友们的共同心声。夕阳西下,采访接近尾声,一众工友不约而同地站到“逐梦他乡”采访组镜头前,齐声吼出那句深埋心底的话:“重庆最美!重庆雄起!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