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旅游扶贫记 看红色老区如何使出“洪荒之力”奔小康

11.10.2016  17:03

    新华网重庆10月11日电(赵紫东) 重庆綦江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途中经过重庆的唯一区县,也是重庆最早的地下党支部的诞生地之一。在80 多年后,这片留下红军长征足迹的土地,依托旅游扶贫之路,正使出“洪荒之力”,上演着二十一世纪的山乡巨变。

    10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綦江,探访这片红色土地。

    军纪严明

    红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这首流传了80多年的歌谣,在綦江还有不少人会唱。

    1935年,红一军团为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和为四渡赤水创造战机,曾两度来到綦江。

    关于红军,当地的上了年纪的老人时常还和晚辈讲起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1月20日清晨,寒冬的雾气还没散去,石壕场上的居民打开家门,朦朦胧胧中只见满大街睡满红军战士,有的蜷缩在街角,有的依靠在屋檐下,有的直接躺在大路边。

    红军在石壕期间,不乱住民房,即使有的老百姓欢迎红军住在屋里,也不乱动老百姓的东西,开拔前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军自带炊具、盐、米,在农家借灶造饭时,亲自挑水、劈柴,不给主人添一点麻烦。

    乡村旅游带来致富希望

    景区红火吸引贫困户返乡创业

    在綦江,曾经让扶贫干部们头痛的“最远、最高、最穷”的万隆村逐渐成为了香饽饽,那首“有女不嫁万隆山,天晴落雨把门关。”的民谣逐渐被人忘记,开在高山上的鲜花小镇——花坝,正逐渐成为他的新名字。

    当年的穷根出在高山上,现在的致富经也出在高山上。綦江党委、政府将“好生态”变为“金饭碗”,“以旅游促发展,打造高山休闲旅游名村”成为万隆村的脱贫战略。

    鲜花小镇、露营基地、花坝、李公坝、玫瑰谷等重点景区相继拔地而起,在重庆炎热的夏季,游客在景区享受到的是深秋的清凉,看到的是云雾在潺潺清溪上飘舞,闻着花香和着轻风穿越山谷的气息,过着的是世外桃源一般的绿色生活。

    景区火起来了,贫困户的日子也慢慢的有了新希望。

    看到来家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41岁的贫困户穆世华3年前放弃了在重庆的打工,回家开起了农家乐,当起了老板,赚起了旅游钱。

    从最开始的18张床位到现在的32张床,穆世华觉得生活越来越过得有奔头。明年,他准备再扩大规模,把床位增加到40张。

    “我2013年为了开这个农家乐把全部家当都投进去了,还借了20万。”穆世华说,现在政府的扶贫政策好,自己在开业之初享受了300元/张的床位建设补贴;农家乐开业后,村干部还想办法帮他申请了2万元的微企补贴,再加上时不时的一些服务培训,自己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火,仅今年7月至9月的旺季就有5万元的纯收入。看到旺季12点钟还有上门住宿的客人,面对一床难求局面的穆世华说:“早知道当年就胆子大一点,规模大,现在赚得更多,脱贫的步子迈得更快。

    脱贫了的穆世华也在帮助乡邻。哪家贫困户愿意来农家乐打工帮忙,他总是先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给出的薪资也是当地最高的;遇到住店客人要买土特农产品带回家,他总是先给贫困户打电话,帮助他们销售。

    现在的穆世华在农家乐旺季每天都要雇工4人帮忙,光劳务费支出就近2万元,每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农产品万元。

    玉米卖出高价钱

    种地也能奔小康

    向穆世华一样的贫困户成功脱贫,但万隆的脱贫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有不少贫困户走出了自己的脱贫路,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47岁的王富强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以前他靠着20亩玉米地,艰难的养活一家人。

    王富强生活的变化出在了去年。同样的是靠他种了半辈子的玉米,王富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糯玉米,这是万隆脱贫的秘密武器之一。靠着成立糯玉米种植合作社,统一给贫困户提供种子、技术、销售,不少贫困户借着这黄灿灿的果子收获了大把红灿灿的钞票。

    10日,记者来到万隆时,贫困户王富强正在地里收割最后的几亩玉米。 “我种了半辈子玉米了,现在才是真正尝到玉米的‘甜’了。”王富强说。

    王富强口中的“”,是实实在在的甜。

    今年王富强在自身20亩地的基础上,流转了村民80亩土地,凑齐100亩全部种植了糯玉米。由于万隆海拔1200米,糯玉米成熟上市期正好和普通玉米错开,加之种植过程中多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技术,良好的口感和绿色的概念使得玉米身价陡增,每斤可卖到2元左右,以往,王富强家的玉米只能卖到6毛钱一斤。

    “现在种糯玉米年收入有10万了,下一步我准备把糯玉米和蔬菜的轮番播种,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再养点山羊,实现致富目标。”王富强对过好以后的日子蛮有信心。(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