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4年发展成效显著

31.03.2021  17:57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4周年。

4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发展排头兵、开放发展制高点、创新发展先行者作用,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营造高品质生活。

▲果园港码头。记者  张锦辉  摄

制度创新 差异化探索成效显著

202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因一桩案件,成为全国司法、铁路、贸易等领域关注的焦点——

原被告因货物交付问题对簿公堂,双方围绕“提单持有人是否可以提货”这一争议焦点争执不下。此案,被称为全国“铁路提单第一案”。

当月30日,判决出炉:支持铁路提单持有人(原告)的诉讼请求,确认原告享有铁路提单项下车辆的所有权,物流公司向原告交付车辆。

这一判决结果意义重大,它明确了铁路提单的物权属性,其确立的裁判规则,对推动铁路提单交易行为规范、建立陆上贸易规则、规范中欧班列运行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该案例入选《中国审判》和最高法院研究室联合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这直接推动了重庆铁路提单进一步发展。目前,重庆已实现了铁路提单批量化运用,截至2021年2月底,累计签发铁路提单81笔,融资金额约2200万欧元。

铁路提单只是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的冰山一角。类似的探索还有很多。比如,重庆自贸试验区制定的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等3项标准已于去年获批为国家标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推广“铁路原箱下海、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联运模式,实现通关时间压缩40%;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开行渝申集装箱直达快线,在全国率先开展水运转关“离港确认”模式试点,提升江运时效40%等。

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正是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的体现。”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表示,重庆自贸试验区一直将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创新引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风险压力“测试区”的作用,成效明显。

截至2020年底,重庆自贸试验区培育创新成果79项,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等6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推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被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受到通报表彰,创新物流大通道运行机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复制推广全国改革试点经验和案例216项。

职能转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9月24日,82台进口保时捷抵达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的西永综保区。这是西永综保区实现整车保税仓储常态化运作后的首批进口车。

▲内陆首批进口保税大贸整车运抵西永综保区。记者 谢智强 摄影/视觉重庆

相比以前进口整车的“落地征税”政策,“保税仓储”更能减轻企业税收资金压力。

企业进口的车辆可在保税状态下存放于保税仓内,暂不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待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才缴纳相应税款。”西永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集合“保税仓储”,西永综保区还推出“整车保税三个一”创新举措,即“一次检测、一次运输、一体化作业”,实现保税整车分批零延迟进出区。

围绕推进贸易便利化,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实现了多个“率先”——在全国首推“3C免办”监管模式,为加工贸易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便利;在全市率先实施“增值税留抵税额退还”政策,缓解相关企业的资金流压力;率先在全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线上减免税业务,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挂牌4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一直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重庆投资、贸易便利化,优化全市整体营商环境。”张智奎说。

据统计,4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权限下放,让基层“点菜”,41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到各片区,对523项中央设定和14项地方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

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比如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程电子退库系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将出口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5.3个工作日,低于全国10个工作日的平均水平,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自贸试验区还在全国首先建立法治保障组,先后颁布施行自贸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自贸试验区条例;成立全国首家覆盖全域、专门化的自贸试验区法院,组建商事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调解、公证、涉外法律服务等机构,设立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构建了高效风险防范体系。

动能转换 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发布了十大创新案例,包括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全市首家百亿级全国性金融总部等。

这些创新案例,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果,发挥出对渝中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强劲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该板块,全市首家注册资本金超过百亿元的金融机构法人总部—中银金租,开展了开展飞机、船舶、医疗器械和大型工程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助力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重庆自贸试验区渝中板块正全面提升开放能级,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渝中区副区长邓光怀介绍,截至目前,渝中板块累计新增外资市场主体140家,占全市自贸区比重的18.9%,新零售西南总部等重点项目412个,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6973家,占全市自贸区比重的13.6%。

受益的不止是渝中板块。作为重庆重要的开放平台,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主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4年以来,区内新兴产业不断聚集,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过5万户,是设立前的3.5倍,德国埃马克、博世创新中心、奥特斯IC载板、万国数据和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

目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已集聚了全市超1/4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超全市40%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重庆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张智奎介绍,截至今年3月,区内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从48.5%提升至60.2%。2020年,区内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77.36亿元,同比增长554.9%;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营业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5.7%,高出全市9.3个百分点。

同时,依托制度创新和对新兴消费业态的培育,重庆自贸试验区商贸业发展迅速,让更多进口产品进入重庆市场。2020年,区内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27%;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37%。

新闻链接>>

重庆自贸试验区将聚焦三大重点

3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下一步,重庆自贸试验区将聚焦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三大重点。

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方面,重庆将坚持目标、领域、产业、政策、机制、时序“六个协同”原则,着力疏解市场流通堵点,优化流通网络,壮大流通主体,共同建设现代流通市场体系,促进形成统一大市场。同时,川渝两地将进一步扩大金融、科技、医疗、口岸、通道等领域协同开放力度,共同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上,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对标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比如,重庆将推动货物贸易准入标准衔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探索建立“公平竞争”规则等。

在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上,重庆自贸试验区会围绕科技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教育、金融、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电信等重点领域,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重庆日报全媒体杨骏 实习生 蒋起源

原标题: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4年发展成效显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