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天接待10万人?重庆这个地方意义非凡,如今依旧人来人往

14.02.2019  09:43

土生土长在某一个地方的人总是会被当地的某个建筑,或是某种氛围所打动,使得人们即使在离开之后,也还会在心中存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愫,我们将这种情愫称之为故土情结。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庆人来说,最不能忘记的回忆当中一定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174号,始建于1951年7月,1952年落成之后,还获得当时在西南局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的亲自题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与重庆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馆被称为重庆市三大标志性建筑。

作为大型的绿色休闲森林公园,文化宫占地达到120亩,使用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9年改造之后文化宫的建筑面积增加至5万多平方米,绿化率更是达到了65%,这种感觉基本上就是和山水兼得的园林差不多。

说起劳动人民文化宫,老重庆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年代里的人山人海,天然就觉得这里本来就应该是热闹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山城人民并没有多少娱乐设施,建设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初衷正是想给劳动人民打个“文化牙祭”。从正式开工奠基到工程结束,劳动人民文化宫都备受瞩目。单单是文化宫内的露天电影广场就曾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山城人民期待着这个集培训、文化娱乐、休闲的重要活动场所的落成。

那时候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到底有多火呢?据说在最热闹的时候,这里曾经创下过一天接待10万人的记录。或许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是我们仔细想象当年的情况,就会觉得这个数据真是太了不起了。而相比一般的娱乐设施来说,最让老百姓们喜欢的自然是文化宫里的露天电影了。

对于老山城人民来说,那个年代最“洋盘”的事还真不是穿得多惹眼在街上逛,而是能在文化宫的大剧院里看上一场演出。为此,还有不少人专门从江北和南岸,搭乘轮渡或坐个缆车赶来文化宫。大家都说虽然重庆文化宫大剧院与国泰、山城、向阳并称为重庆四大电影院,但是真正留下自己旧时记忆的还是要数文化宫大剧院。

与劳动人民文化宫相比,文化宫大剧院要晚建一年,它是1952年建成的。建成之初这里就占地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400名观众。在当时的条件之下,这样大的剧院自然是获得了不少重庆人的青睐。

在后来的1998年,文化宫大剧院又经历了一次改造,现如今,改造后的文化宫大剧院前有可容纳数千人的广场及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每年在这里举行的会议和演出场次都是居全市第一。2017年的时候,文化宫大剧院签约聚橙剧院院线,完成又一次的升级改造,注入了新的朝气与活力。

再一次漫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在雨后的天气里总是自带着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林间小道的长廊里有老夫妻的低声私语,篮球场上有三三两两的人练习着投篮运球,广场上还有祖孙之间的欢声笑语。

回想起那年那个吵闹着要父母给两块钱坐旋转木马的小孩子,竟然觉得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值得庆幸的是,在多年之后,这里仍依旧人来人往。

原标题:一天接待10万人?重庆这个景点意义非凡,如今依旧火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