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大桥人体艺术雕塑:思想解放的见证
王官乙教授展示《春夏秋冬》的设计稿。新华社记者于宏通摄
新华社重庆12月11日电(记者耿鹏宇 赵宇飞 谷训)在重庆长江大桥的南北桥头,矗立着四座铝合金人体艺术雕塑,34年来俯视着大桥上的滚滚车流。
这四座人体艺术雕塑名为《春夏秋冬》,分别是手拿鲜花的少女、在水中搏击的青年、肩扛麦穗的劳动妇女和脚踏松柏的中年男子,不同的人物形象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回想起童年时第一次看到这组雕塑的情景,今年32岁的重庆人任烁说,“当时觉得很漂亮、很稀奇,时间久了也不觉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这组当今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艺术作品,在40年前,从设计到落成却历经波折,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突破思想束缚的见证。
1979年初,重庆市政府提出,要在正在修建的长江大桥桥头树立四座能展现重庆风貌的艺术雕塑。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重庆长江大桥是重庆市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
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新华社记者耿鹏宇摄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激动。”《春夏秋冬》雕塑设计者之一、83岁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退休教授王官乙回忆,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大家希望能创作出打破陈规俗套、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艺术家们设计了几十套方案,做了上百个小样。但是,大多数设计都难以令人满意,人物依然摆脱不了前腿弓、后腿绷、挥手往前冲等老姿态。
最终,雕塑家叶毓山设计的作品《春夏秋冬》让人眼前一亮。这组作品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飞天”构图形式,运用人体健美的姿态和飞舞的飘带,展现春华秋实、乘风破浪、创造幸福、排除万难的意境。
“设计初稿确定了,我们却陷入担忧中。”王官乙说,人体艺术在西方国家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禁区,而将人体艺术运用在城市雕塑中更是鲜有先例。
因此,在征求民众意见的过程中,雕塑创作者们在报纸上选登了雕塑的设计稿,阐述了雕塑的寓意,并且着重强调“雕塑有丝带遮挡,是健康向上的”。
即便如此,设计方案公布后,依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
当时,有公交车司机联名反对称“大桥上立着女裸体,司机看到可能会把车开到长江里”;也有医院护士联名反对表示“为什么只做女裸体,拿女同志开心”;更有大学生集体签名反对,称其为“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
争议之后,《春夏秋冬》的设计方案终因“裸体不妥”被相关部门否决。雕塑设计组只能紧急从北京请来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中国雕塑界泰斗刘开渠、著名批评家王朝闻等文艺界专家商讨对策。
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夏》。新华社记者耿鹏宇摄
“专家们都劝我们做一些妥协,加一点点衣服。”王官乙回忆说,“在不影响主题构思、人物动态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在袖口、衣领和其他地方增添衣纹的方式为雕塑穿上了薄纱。”
“穿上薄纱”的设计方案终于获得了通过。1984年9月26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打造,四座由铝合金浇铸而成的《春夏秋冬》艺术雕塑在重庆长江大桥正式落成,并于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人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已被广泛接受。
时隔多年,再回忆《春夏秋冬》的曲折经历,王官乙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意识转变的必然阶段。
“长江大桥桥头雕塑从全裸到穿薄纱,争论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对人体艺术从愕然、批判到理解和接纳,中国人的思想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王官乙说。(参与记者:于宏通)
编辑: 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