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遗冲击国家非遗③ | 这家火锅创始人是知县侄女,系《巴县志》记载中唯一遗珠
重庆多项火锅制作技艺合并申报。
“解放前巴县比较有名气的餐食馆有‘五四餐馆’‘冠群园’‘来光亭’‘巴将军’等。”这是《巴县志》内对重庆解放前餐饮服务业的记录。其中,许多餐厅如今已消失无踪,但是“巴将军”却依然林立在重庆的大小街头。
来自非遗办的申报资料显示,这家重庆人熟悉的火锅馆,其火锅制作技艺从清末一直传承到现在,是重庆火锅制作技艺的代表作之一。
据专家考证,巴将军古法熬制火锅底料技艺始于清末。其时,前清进士王尔鉴被贬为巴县(今重庆前身)知县时,其侄女在巴县衙门附近(今重庆七星岗一带)开设火锅铺,一时间食客云集。
至清末,社会动荡,王家家道衰落,六世孙王致中接过家业,逐渐摸索和掌握了熬制火锅底料的技艺,遂以“巴将军”为号,经营火锅铺。
后来王致中将自己熬制巴将军火锅底料的手艺传授给王麟紱,王麟紱再传四子王凤楼。王凤楼继承祖业后,将火锅底料的配方整理成文字,后因战乱举家迁至安徽宿县,巴将军火锅铺被迫停业,但火锅底料配方一直被王家精心保存,并传承至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王凤楼孙女王虹懿来渝寻宗,听街坊老人讲述了当年巴将军火锅铺顾客如云的盛况。王虹懿深受启发,决定重开巴将军火锅,并意外认识了同样喜爱重庆火锅的王人庆,王人庆听闻王虹懿讲述的关于“巴将军”的故事,深受感动,一拍即合,决定一同重振“巴将军”火锅声威。
两人根据先祖遗方于1999年12月选址望龙门重开巴将军火锅店,让这一锅麻辣鲜香重现人间。
巴将军火锅底料古法熬制工艺采用纯手工技法,并严格遵从选料、配料、治料、熬油、下料、掌火、固色、升香、冷却和发酵十大工序,以最大程度激活调料和食材的原始本味,制作过程需半月之久。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