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遗美食大盘点,你的家乡哪个上榜了?
昨天,小喵收到了一封粉丝来信。骄傲自得地打开,却羞愧交加地合上。
唉!小喵顾此失彼,差点铸成大错。
为了补偿大家,今天,小喵就为大家献上史上最全的重庆非遗美食大盘点。它们是经受住了世纪检验的优秀味道,是重庆崽儿们永远的乡愁——
磁器口麻花、城口老腊肉、江津米花糖......这些非遗小吃,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现在,小喵就详细介绍一下私藏的非遗好味道——
重庆有句老话说“北碚豆花土沱酒”,但重庆豆花这么多,北碚的好在哪?
选料精+调料齐+工艺精湛
北碚豆花主料黄豆,是精选的高山春豆,经过打瓣、去壳、浸泡、磨浆十几道工序制成。洁白细嫩,柔软绵扎。
调料由精选的红海椒、花椒油,小磨麻油,上等酱油、火葱、等10多种佐料,调合而成。麻辣鲜香,美味可口。
北碚豆花的闻名,始于卢作孚先生有36道小菜的“豆花宴”。1927年,事前宴请之风盛行。节俭的卢作孚先生却以简单豆花类的小菜款待来客。没想到,豆花引来如潮好评。
曾有著名作家在《人民日报》上发文回忆:“子英同志(卢作孚之弟)留我们吃便饭,桌上摆着三十六件小菜,量都不多,非常可口,是北碚风味……”
现在北碚招待客人,豆花依旧是必备之菜品。以待客风俗习惯在碚保留下来了。
“麻糖錾錾响,细娃牙齿痒。”小时候,总有走街串巷的卖糖人担着挑子卖麻糖。叮叮当当的响声,是童年最甜蜜的回忆。
官村麻糖成为非遗美食之一,凭的就是它的“甜”。官村麻糖甜而不腻,弹牙爽口。这来自官村的纯手工技艺。
最初官村100余户都在制作麻糖,在附近村子没市场没销路。便有麻糖匠人挑着麻糖远走他乡,走村入户售卖,辛苦将这份技艺传承至今。
丰都麻辣鸡块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当地人无意间将“水八块”佐料与鸡肉拌在了一起,就此成就了丰都麻辣鸡块的雏形。
麻辣鸡块的佐料讲究三油三重,油辣子、红油、香油;辣椒重、花椒重、汤卤重。这样的麻辣鸡块,色泽红亮鲜香,香味浓郁四溢,味道麻辣鲜甜,入口肉质劲道而细脆。
现在,丰都麻辣鸡块借助电商,畅销国内,远销海外。仅在丰都就有近400余家,这份非遗文化正顺利为丰都人带来收益。
酉阳,土家族聚居地之一。山清水秀,美食如林,其间最具特色的是当地的土家油茶汤。清时,有记录“土人以油炸黄豆、包谷、米花、豆乳、芝麻诸物,和油煮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名曰油茶”。
土家油茶汤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来凤鱼得名于它的出生地来凤驿。康熙五十年(1711),来凤驿开设邓家鱼馆,创菜“来凤鱼”,成为重庆江湖菜鼻祖。历经三百余年,来凤鱼的“ 麻辣鲜香嫩 ”不仅完整保留,更发挥到极致。
三百年技艺磨练,烹制来凤鱼的刀工技法有20余种、味型除麻、辣、甜、咸、鲜香5种外,还有21种复合味道、烹饪技法有煎、炸、烧、炒、馏、晦、烤等30种。
现今,重庆非物质文化璧山来凤鱼传到了11代。它的技法需要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进行传承。一教一学间,留住了一个味道,也留住一座城市的历史,留住一段文化的根。
盬子鸡起源于奉节县竹园镇,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汤清味浓,滋补养身。
化汽为汤的器皿盬(gu,同古)子,外形像一面鼓,上面有“天锅”,底部呈喇叭状,十分奇特,只有奉节竹园镇的乡间民窑可以烧制。历经四代改良,汤味越发醇厚。
盬子鸡,不止是器皿精良,用料更是繁复。高洽坝的蘑菇山笋,大水淌的腊肉山鸡,杏子树的陈年大头菜,未开叫的公鸡.......
想来是从器具到食材的精益求精,才让一道盬子鸡,传承了两百多年,为竹园镇留下世代相传的技艺。
邮亭,位于大足的最南端,是旧时下到重庆,上达成都的必经驿站。那时,本地渔民依托邮亭开起了鲫鱼店。这里煮出的鲫鱼以其味鲜、细嫩的口感,名声远播。
邮亭鲫鱼的辣,不同于一般的香辣,它充分刺激味蕾的同时,又带着一丝温和。这让人们可以细细品味邮亭鲫鱼的滋味。
现在,邮亭部分食店还出品了袋装/罐装即食,方便大家作小吃食用。
合川鸡肉抄手在1999年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名特风味小吃”、2009年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抄手馅心细嫩、汤汁鲜美、面皮洁白、软而不绒、油而不腻。
这门手艺唯一的传承人吕登华,现苦恼于传承难题。鸡肉抄手不同于其他非遗美食,它价格低,利润薄。如今,饮食多样化,食客也是骤减。
但,他说:“这门技术目前只有我的儿子和侄子掌握了。但不管怎样经营,我一定会把这门传统技术传承下去。”
小喵想,这就是重庆成为美食之都的原因。一代代地精进改良,始终如一的坚守。一颗匠心,一份传承。有灯就有人。有他们,重庆的美食文化就能继续传承下去。
原标题:千年渝味|重庆非遗美食大盘点,你的家乡哪个上榜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