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中生暑假拍微电影自办电影节

27.08.2017  16:50

今年暑假,重庆近百名艺考生、高中生,送给自己一份特殊成人礼,给白衣飘飘的中学时代留下难忘的回忆。这些来自重庆一中、育仁、字水、松树桥等中学的学生,自编自导6部微电影,把生活中真实题材,从幕后搬到台前,分别浓缩成5分钟画面。

26日下午,这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重庆中学生电影节,在孩子们自发组织下,在渝北区金山小学礼堂举行。

你以为,那只是稚气般的小打小闹。但其实,画风是这样的:甜美的女生、俊朗的男生、红领结、小礼服、小高跟、签名墙、韩发韩妆、聚光灯……与他们手挽手踏上红毯的,是家长、指导老师、哥们、发小……

学生家长陪着学生一起走红毯

参加电影节的其中三部电影的关键词,让多数家长若有所思,部分家长热泪盈眶。他们拍摄的微电影,各个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

青春·从未远去

纪念》这部微电影,被安排在第一个展示环节。这是一部以友谊为主线的励志影片,同学们在经历3年懵懂的高中生涯后,懂得珍重和收藏纯真的友情。

用范玮琪版本的《那些花儿》作独白,整个影片贯穿同学们肢体表达。一副耳机两个人听,绿荫道上七八个同学肩并肩,比赛打篮球的男生,穿着白衬衫和碎花裙的女生……

三天拍摄时间里,没有专业影棚和摇臂,没有任何投资,同学们用零花钱做道具,从剧本编写、筹备、拍摄、剪辑到主题曲录制,完全由14名高二学生独立完成。剧本前后改了六次。

拍摄过程中,每个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但是高温下没有人怨言,也没有人离场,甚至很多女同学脸颊晒过敏,仍然坚持上妆、保持微笑。”女主角张鸿麟,是重庆一中大学城校区的高二学生,影片只有几秒起舞镜头,她足足跳了二十来遍。

张鸿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告诉更多家长和成年人,拾回拼搏的勇气,不忘纯真的友谊,青春从未远去。

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自己拍摄的微电影

生活·充满变数

同一个城市,三种不同身份的人,三种不同生存方式——快递小哥在生活压力之下,如何维护爱情;一个舞者,在成为舞蹈蹈家之前,要经历多少次跌倒与挫折;被套上“富二代”标签的女孩儿,如何选择自强自立的生活?

这些就发生在身边的剧情,同学们为电影取名《无名》。寓意着哪怕此刻的我们默默无闻,未来某一天,一定会迎来惊喜和重逢。

影片中角色最冲突的,就是快递小哥这一角色。扮演者黄中元,刚满18岁的,开学就是巴南中学高三学生。为了情感融入,他花了一周时间,去体验快递哥和外卖哥的生活。

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有人身上兼职几份工,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有人住在合租房里,七八个人挤在一起。有人为给孩子寄生活费,舍不得买新衣服,天天穿工作服……”黄中元说,如果不是角色的需要,他或许还以为快递哥的工作,仅限于捡包裹、送包裹、打包这么简单。

黄中元是艺考生,为了表演效果好,拍摄期间,主动把眉毛削短了一截。他说,同学们心境虽然还不够成熟,但这次经历,让大家悟出一个道理:生活充满变数,只有通过努力,幸福才会来敲门。

这部《无名》最终获得最具教育意义奖

一生·只爱一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爱情,朴实而真挚。一把卷尺,贯穿一对老夫妻的一生。老裁缝给爱人做了一辈子衣服,直至老伴离世。《卷尺记忆》这部影片,以《当爱已成往事》作配乐,17名高中生要诠释的主题是:一生只爱一个人。

拍摄微电影的工作照

懵懂的同学们能驾驭爱情主题吗?

男主扮演者余志濠,马上就是重庆礼嘉中学的高三学生,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喜欢文艺片、剧情片,主动要求胜任这个角色。

为融入剧情,他利用学习之余,恶补看纪录片,搜集老人的故事和过往,甚至尝试画老人妆。

那个年代感情带给他的感受,是没有任何功利心、真正相濡以沫的爱情和亲情。

这部片的主要拍摄点,定在南岸区下浩老街,三天拍摄时间里,演员花露水不离身,身上到处都被蚊子咬。短暂的相处,让余志濠感受到,专注一件事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些影片,不仅属于同学们,也属于热爱重庆、追求理想的重庆人。”余志濠说。

微电影剧照

家长声音:“孩子们提醒我们,那份执着还在吗

李晓英的女儿周桂玲,是重庆字水中学高二学生,这次应邀参加电影节,她特意穿上了黑色礼服,对女儿和同学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

女儿长大了,真和想象的不一样,独立多了。”李晓英说,女儿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夜长大。

她和爱人在江津区做生意,与主城读书的女儿疏于交流,女儿独自在主城读书,加上这次屏幕上的开朗表现,让她欣慰不已,也感到惭愧。

李晓英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愁物质条件,能够多方面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源于父母打拼事业,所打下的物质基础,希望孩子们理解,也希望更珍惜学习机会和环境。

刘泽霆是重庆一中高二学生,在影片《鎏艺年华》中担任男主角,从与好朋友发生争执到矛盾化解,从闷闷不乐到性格豁然开朗,从重拾信心到圆梦大学,刘泽霆的表现获得全场掌声。

妈妈王丽娟是一名公司高管,她说,儿子正是青春叛逆期,影片中的角色,正是儿子生活中的缩影。换一个角度来看,参与这次拍摄,是儿子学习之余减压的一种方式。

年轻时期,我最爱看《排球女将》,其中既有团队的力量,也有对理想的追逐。孩子们用行动,提醒我们,那份执着还在吗?”王丽娟说,这个暑假,孩子们也给家长上了一课。

老师点评:高校更青睐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学生

这次电影节,受邀作点评的专业大咖,都是同学们的指导老师。涉及播音主持、编导、表演等艺术培训老师。老师的点评,也为面对艺考的同学和家长,传来最新应考信息。

重庆六艺校长陈思点评说,她在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交流时发现,现在的高等艺术院校,所需要的学生,主要青睐四个方面——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自信就是创造的源泉,这场电影节提醒家长,关注点不能一味只放在台前,更应该注重幕后的培养。

陈思建议,孩子在高中阶段,家长要尝试放手,例如支持孩子参与各种社会实习,让孩子尝试录制MV和制作音频,甚至多让孩子站上舞台。

中国高考影视联盟秘书长张福起表示,传统的艺考,是在一定模式上开展的,以死记硬背为主。而如今的艺考,通俗说来,不按常理出牌,反对模式化。也就是说,更考验孩子的应对能力和现场反应,以及对知识、情感的积累和表达。

家长要打破一个观念,学习表演、编导、播音主持,并非就一定决定孩子朝艺术发展,而是为孩子未来的社会工作服务。

张福起认为,各行业对网络直播、策划、文化创意等新兴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供不应求,加之国家目前大力发展美育教育,对悟性较强的艺术类学生来说,当下正是发展的契机。

重庆的孩子有灵气、有主见,这场电影节,让我见识到了重庆孩子的无限可能。”张福起说。

慢新闻-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李琅 记者 任君 文/图

原标题:体验外卖小哥 几秒镜头拍20遍 重庆高中生拍微电影自办电影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该做哪些准备?看完这封信你就知道了!
临近开学,沙坪坝区教委发布了致家长们的一封信,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