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生患重症肌无力 当志愿者帮病友治抑郁

03.01.2015  10:20

在尼泊尔当志愿者的闫潇跟当地小朋友在一起

重庆工商大学大三学生闫潇,上大学前检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目前病情减轻为眼肌型肌无力。在生病期间,她得到了同学和老乡的帮助,病情减轻后,她加入“爱力”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开始志愿者之路。两年的时间,她做了很多事,她帮新病友进行心理疏导,她帮忙送瓷娃娃回家,她还到尼泊尔当志愿者……昨天,闫萧告诉记者,希望新的一年,罕见病病友天天开心。

生病时

同学老乡帮助她

闫潇是江苏徐州人,目前在重庆工商大学读大三。近日,记者在南岸见到她,她有点胖,眼睛斜视。“打激素弄的,以前我可只有90斤哦!”闫潇笑着介绍,19岁高考后,她被确诊为ⅡA型重症肌无力,经两年的治疗,病情减轻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以前生病时就是累,不想动,脚不听使唤。”她说,大一时,她的病没好转,特别嗜睡,几乎天天都是睡觉。但又不能告诉老师同学,他们只知道是生病了,也不忍心来刨根究底。

很感谢他们的理解和帮忙。”闫潇说,平时室友上课下课都会提醒她,关心她。大一时,她到医院看病都是老乡小李全程陪同。“没有怨言,不多问只是默默地陪伴,有时还会耽搁一整天时间。”说起同乡闫潇很感激。

病轻后

她当志愿者帮别人

去年,她病情慢慢控制下来了。她在网上看到“爱力”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后,并申请在该中心当志愿者,负责为新确诊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病情咨询的工作。“我很感激我生病时朋友的帮助,也希望尽自己能帮助别人。”她介绍,在“爱力”,她结识了一个15岁的弟弟,确证为重症肌无力已两年,激素治疗让他全身浮肿,心情抑郁。闫潇对他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鼓励他,约持续了两个月,男孩情绪转好不少。

除了肌无力病友,她还把志愿服务对象延伸到其他各类罕见病患者身上。她介绍,去年她参加了关爱瓷娃娃的ICAN协力营和白化病患者互助组织——行动力工作坊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重庆马拉松比赛期间,她跑去担任爱心助跑为残疾人募捐;去年11月,她跟其他志愿者送瓷娃娃小语洁回家。

这些谈不上伟大,跟着自己的心做事。”她介绍,去年8月,她去尼泊尔做志愿者,虽然父母反对,但她觉得自己可以的,结果到尼泊尔的第一天就发高烧,把自己也吓到了,“还好第二天就没事儿了。”在尼泊尔和小朋友两个星期的相处中,她给小朋友晒被子,运水,还省饭给他们吃……“在那里最大的收获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幸福。

目前她和其他罕见病病友正筹备推出“屋言计划”,她向罕见病患者发放问卷,对他们在婚姻、家庭、就业等方面的思想状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做成报告用以推动大众对罕见病的了解,让社会各界关注罕见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准备拍一部关于罕见病的纪录片。

我希望全国的罕见病病友能天天开心,公众能给他们更多理解。也希望2015年罕见病日能在重庆举行,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昨日,说起自己的新年愿望,她这样说道。

相关

他们是病友也是朋友

在重庆有100个以上重症肌无力患者,他们组建了川渝情QQ群,闫潇也是该QQ群成员。沙坪坝的朱小春是群主,患有全身型的重度肌无力,她也是“爱力”的志愿者。她介绍,或许是病友都有着相同经历的缘故,大家很团结,住在区县的病友要到主城医院来看病,主城的病友也会站出来帮忙事先排号,有的病友还会帮其他病友买药。如果遇到有病友“危象”,大家也会商量或为病友募捐。

链接

重症肌无力是啥病?

爱力”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张海连也是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他介绍,重症肌无力是罕见病之一,是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 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可发生延髓支配肌肉和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通气功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如不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他介绍,这种病不能治愈但可以治疗,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目前全国共有重症肌无力患者65万,重庆患者有100人以上。他介绍,针对贫困病友,他们有“小额一对一”补助,由爱心企业资助每个人每个月300元。

(重庆商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