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专家齐聚支招

19.11.2017  11:34

 金融业该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11月18日举行的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与会专家支招:应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关键,向实体经济“输血”,并守住底线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没有出路

  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早在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未来5年金融工作有三大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与深化金融改革。

  东兴证券董事总经理张岸元表示,金融要把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表示,金融不能自娱自乐,资金不能空转“钱生钱”,而要跟实体经济结合起来。“金融这个行业来自于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金融,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很难有大作为。

  “事实上,金融内部空转、资金供给效率低下,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脱离实体经济形成并助推金融泡沫,要么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提升了整体融资成本,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张岸元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主线

  什么是健康的金融?什么是好的金融?

  北京东方慈道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炳乾认为,健康的金融能够让人民通过金融改革、发展、开放,实现资产增值保值,财产性收入能够增加。同时,尽可能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闫炳乾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主线。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症结在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闫炳乾说,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难估量,无法拿到银行信贷,但直接融资可以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保证,缓解企业融资难。

  守住底线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张岸元表示,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银行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积极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挑战,加快改革创新和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转型,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张岸元说,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银行应从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4个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兼风险总监贾志伟认为,随着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混业经营加速,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之间容易发生风险的交叉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相应监管部门负责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人民银行在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同时,还要承担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责,以确保宏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不断健全和完善,不仅有利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而且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贾志伟说。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要推动三大变革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重点,是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11月18日,在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在《未来十年中国发展战略》演讲中这样说道。

  徐林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首先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次,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三,是要建设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重庆应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步伐。”徐林认为,当前我国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必将不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和生产服务网络。

  他建议,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金融业发展要以全球化视野来配置资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投融资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王远鸿: 让更多金融资源 流向实体经济

  11月18日,在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王远鸿在演讲中表示,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旧动能转换,我国经济运行仍将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王远鸿称,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包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行之有效,服务业发展增速快于工业;投资结构逐渐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高技术投资、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消费升级有了新进展,随着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和品质改善,金融、商贸等行业发展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新动能积聚加快,比如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产品、新服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王远鸿同时提醒,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较慢、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种制约等问题,因此我国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要切实落实好各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措施;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重庆建设功能性金融 中心要走国际化路线

  “重庆在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进程中,要面向国际化,走国际化路线。”在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这样表示。

  倪鹏飞表示,要建成金融中心城市,首先要汇聚一大批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基础,有金融人才、科技技术、产权监管等完善的硬件、软件设施配套,且离不开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市场联系、产业联系。

  他认为,重庆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优势包括: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更重要的是,重庆有着金融发展、金融改革等的先发优势。

  倪鹏飞表示,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步骤,可按照“长江上游的重要金融中心-国内重要金融中心-区域性专业化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加以推进,同时,重庆应积极申请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化试验区,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上,申请建设自由港、离岸金融中心等。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金融合作,以此加强同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扩大影响力。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董秘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力骁: 互联网金融风控 需更加审慎

  在11月18日举行的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秘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力骁表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在风控方面需要更加审慎。

  陈力骁说,金融是有几百年历史的一个产业,从根本上来讲,它的风险本质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东西,金融在通过互联网低成本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前端的营销机会被迅速放大,但后端风险管理的漏洞也会因为海量数据的涌入而被同时放大。

  他和大家分享了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全球经济论坛上披露的一份报告:欧洲的主要国家、美国、日本、新加坡等都把网络攻击的风险放在了风险领域的最高位置;网络安全风险也已经成为公司管理所面对的第二大挑战;2014年网络犯罪所导致的全球经济损失达到4450亿美元,这一趋势目前并没有减缓。

  陈力骁表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很多风险可能在爆发之前几个月、几年都存在,如何尽早甄别风险,需要监管层、行业、消费者甚至媒体的共同努力。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盛希泰: 重庆应从五方面着手 打造投融资高地

  在11月18日举行的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盛希泰表示,重庆已具有成为投融资高地的良好基础,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打造投融资高地。

  首先是提高金融机构集中度。无论是北京金融街还是上海陆家嘴,都聚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总部。

  其次是提高股权投资活跃度。重庆股权投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激活,通过资本的方式改善产业结构和加速产业升级。

  第三是支持实业、协同产业发展。长江经济带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五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其中最重要的为“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重庆金融发展必须充分与实业结合,服务实业,服务产业升级与发展。

  第四是充分释放政策红利。重庆区位优势独特,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此同时,落户重庆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也可以为重庆的金融领域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第五是建立金融人才支撑体系。

  东兴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 投资“一带一路” 人民币需要更给力

  在11月18日举行的2017江北嘴金融论坛上,东兴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在演讲时表示,投资“一带一路”,人民币还需更加给力。

  张岸元说,国家要求金融活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以此为参照,境外金融活动也要实现类似回归:扭转资本输出方向,部分转向“一带一路”国家,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人民币投融资。

  他表示,这一过程中五项举措必不可少:一是继续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持续推进人民币流出,为有关国家提供人民币支付手段。二是加强与重点国家财政金融领域合作,强化财政纪律、货币纪律约束,提升重点国家主权信用。三是拓展央行间货币互换的人民币使用,以人民币补充重点国家外汇储备,建立集体外汇储备库;引导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系统性降低汇率及资本项目管制风险。四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解决长期存在的“优贷不优”问题,提供有竞争力的人民币优惠贷款。五是扩大海外业务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提供更为宽松的承保、理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