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小铜管”长成“小巨人” 重庆供应链企业“逆风成长”记
春节前夕,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抓紧时间生产。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新华网重庆1月20日电(韩梦霖)春节临近,受强降温天气影响的重庆街头寒意逼人。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内的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厂内的智能化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三班倒排班保证24小时生产,一根根生产出来的铜管整齐码放,等候装车发货……
作为一家为国内空调主机厂生产制冷及换热用精密铜管的供应链企业,过去几年,龙煜铜管也曾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
“2020年,企业有一个月时间没有接到过订单。物流停摆、工人因封控无法上班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能。此外,电价上涨等因素也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企业‘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提起这几年遇到过的坎儿,龙煜铜管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旭辉回忆道。
这些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多重叠加,也是国内不少制造型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企业必须主动应变、练就过硬的本事,才能突破这些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压力,张旭辉带领他的团队,从新产品研发、智能化改造、节能技改等多个方面入手,让龙煜铜管实现了“逆势突围”。2021年,企业产销两旺,订单量创建厂以来新高;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连续3年稳步增长;在生产规模、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已位居西南地区同行业之首。
生产线上,一位工人在操作数控设备进行生产。新华网 耿骏宇 摄
产业链协同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品抢占市场
作为一家供应链企业,张旭辉意识到,必须了解“链主”企业的市场需求,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将消费端的需求转换为制造端的创新导向。
“别看只是一根小小的铜管,里面藏的学问非常深。”张旭辉说。他发现,国家最新的节能减排方案对空调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提升铜管的热交换效率,不仅可以满足国家对空调能效比提升的要求,还能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找到方向后,张旭辉主持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中科院精密铜管研究中心,在市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拿出真金白银开展新产品自主研发,用较短时间就研发出了“轻量化、高效能”的7毫米内螺纹新品。
该款新产品推出后,立刻获得了市场青睐,国内各空调主机厂的订单纷纷飞来。2021年,企业研发的所有新品销售量超1万吨,实现收入7亿元。
张旭辉介绍,研发创新的投入正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3年来,龙煜铜管研发团队规模达到50余人,申报并授权专利80余项,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通过产线智能化改造,许多工序实现了无人化生产。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推动产线智能化改造 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效率
“原来,我们的生产线普遍智能化不高,对人依赖严重,当出现产业工人短缺现象后,也倒逼我们主动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由制造变为‘智’造。”张旭辉介绍。
据介绍,龙煜铜管用一年时间,对全部非主操岗位启动了自动化改造,投入资金将近三千万元,购置数控化设备及配套运行系统。改造后人均年产出提升40%,对操作工人尤其是低技术含量的操作工人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以铜管自动包装流水线为例,进行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一名工人操作设备,就可以自主完成分料、套袋贴标、码垛、打包等多道工序。
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产线智能化改造,是重庆很多制造型企业在生存压力下的主动选择。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开展了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407个,推动企业“上云”1.3万余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智能化改造的“甜头”。
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纵深发展,也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赋能。张旭辉介绍,龙煜铜管抓住这一机遇,进行了“5G+工业互联网”改造,计划对所有设备、生产工艺等进行数字模拟,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实现精益化生产,优化管理、过程控制等,改造完成后人均生产效率有望再提高10%。
此外,为降低设备能耗和用电成本,企业也投入资金推进了多个节能技改项目,部分设备由用电改为用气……2022年,生产1吨铜管耗电降低了60度,涨上去的成本又降了下来。
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检查。新华网 耿骏宇 摄
2022年7月,龙煜铜管成功入选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名单。“根据相关文件,这意味着我们将得到更多政策和资源方面的精准支持。2023年,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好,企业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张旭辉充满了信心。
截至2022年底,重庆全市有2484家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8成;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5家,制造业企业占比近9成。龙煜铜管“逆势成长”的故事,也是重庆众多制造型企业在困境中应变克难、承压前行的缩影。
龙煜铜管在厂房配套了实验和检测设备,可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抽检。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龙煜铜管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旭辉(左)在厂房内查看产线生产情况。新华网 耿骏宇 摄
编辑: 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