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11.03.2016  20:40

 

一是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 实施校安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投入近2亿元,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8所,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寄宿制实现全覆盖;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学校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器材添置;投入3000万元,新建功能室187间,建成全域覆盖的远程教育网、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形成移动互联、实时共享、班班通、堂堂用的资源应用格局。目前,长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舍办学条件标准化合格率超过98%。

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十二五”期间,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学校招录教师242名;坚持“教科研训四位一体”培训理念,构建“国家级—市级—区级—片区—学校”五级培训网络,2015年,投入经费1238万元,开设培训项目42个,培训教师4.23万人次;均衡城乡师资配置,近5年来,农村学校间调整交流教师532名,196名城区学校教师下乡支教,123名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出台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和“长寿区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农村教师津贴”“乡镇教师工作补贴”政策,发放各类补贴2500余万元,惠及教师3200余名,保障了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三是落实贫困学生资助经费。 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确保贫困学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2012年建成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十二五”期间,落实学生资助经费达4.95亿元,资助学生174万人次;自2012年起实施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2016年,增加1000万元,提高贫困生营养午餐补助标准,扩大补助比例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