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30余个循环经济项目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近年来,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寿经开区)牢牢把握生态环保生命线,通过合理规划,夯实环保基础等措施,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之路。6月15日,记者从长寿经开区获悉,截至目前,长寿经开区共累计投入180余亿元,累计建成循环经济项目30余个,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4.7%。
长寿经开区中法水务污水厂便是其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记者看到,污水厂内设有进水井、沉砂池、活性炭吸附系统等,共通过五道工序将污水标准化处理后再排放。污水厂日均处理污水量达4万吨,服务面积31.3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处理后的污水还用于经开区入驻企业的工业、园林、市政等非饮用用水领域,通过大力实施中水回用,在企业内部实现水资源小循环,园区内实现水资源大循环,降低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据统计,推行水资源循环利用后,仅中石化川维厂年工业取水总量便减少800万吨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6%,工业废水单排降低48%,年COD排放量减少515吨。
在园区层面看,该区已形成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氯碱化工、钢铁冶金、特色副产品、产业废弃物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促进企业内部循环的同时,也提升产业间的耦合发展。不久前,该园区便成功将天然气制甲醇副产尾气中分离出的氢气运用于苯胺生产中。
事实上,绿色循环化工也为长寿经开区赢来了更多发展机会。该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园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01.37吨,氨氮排放量为1430.7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512.0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010.71吨,分别较“十一五”末下降11.67%、13.39%、31.67%、40.10%。与污染指数成反比的则是工业总产值的增加,2016年1月至4月,长寿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10.1%。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