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一样的岁月不一样的人生

21.06.2017  18:12

6月的校园,空气中飘着黄葛兰的清香,这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的季节,这些天来,我常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行署楼、崇德湖、共青团花园、图书馆,或穿着学位服,或身披美丽的服饰,和同学、老师、宿管阿姨、保安大哥、食堂师傅亲切地合影留念……这是莘莘学子在向母校深情地告别,也是母校依依不舍地留念着她的子女。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西南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对你们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表达最热烈的祝贺!向在你们成长成才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前来见证孩子们毕业时刻的家长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今天,是个值得隆重庆祝的日子,是在场每一位同学都会深切铭记的日子,它意味着同学们大学学习阶段的结束,标志着未来人生的起点。此前,你们在美丽的西南大学,度过了三年或四年,有的甚至是七年、十年,在一样的青春岁月里,每一位同学通过努力,都各有所获!

你们当中有执着于学术研究的生命科学学院谢龙祥同学,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SCI学术论文;有投身于实践创新的数学与统计学院汪洋等同学,在第十四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一举获得特等奖;有闪耀里约的体育学院施廷懋、赵帅同学,勇夺三枚奥运金牌,为祖国争光、为西大添彩;有多才多艺的外国语学院康耀月同学摘得“APEC(亚太经合组织)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赛总决赛冠军,在APEC会议上精彩亮相;有坚持职业理想的地理科学学院孙嘉希同学,获得“2015年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在毕业时,选择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一样的岁月,不一样的青春,但都同样出彩!你们留下的精彩,连同你们的名字和身影,都将沉淀在西南大学的岁月深处,成为学校111年办学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你们最美好的回忆。

同学们,毕业是青春的又一次绽放,此时此刻,大家又站在了同一个起点。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中,如何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时代同行,这是对你们未来人生新的考验。怎样接受这种考验呢?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虽然出处引发争议,但观点却很有意思。文章大意是“西方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中国人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要与自然作斗争。”“面对世界末日的洪水,西方人在诺亚方舟中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我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深思起来,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我们常说,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但一往无前,生生不息,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靠不断与自然作斗争才延续到现在。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比西方的“神爱世人”听起来残酷,但非常实际。坚定理想,勇于奋斗,不怕输,更不服输,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临别之际,我想叮咛大家这样几句话——

用“兼济天下”的理想领航人生。

从先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明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近代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家国情怀就是我们中国人历经苦难而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毕业后,你们所处的环境、扮演的角色都将变化,需要去适应和转变,但无论怎样都希望你们不失这份情怀,保有“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回望百年西大,一代代西南大学人坚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建功立业。他们中有学界翘楚、商界精英、文艺明星、奥运冠军,更有耕耘在教育、农业、科技、管理等基层一线平凡而伟大的人。希望你们走向社会,在滚滚红尘中不要迷失自己,坚持“兼济天下”的初心,不管走了多远,都不要忘掉初心。

用“坚如磐石”的意志砥砺人生。

不久前,国产航母下水,C919首飞,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几代国人不懈努力的成果。在漫漫人生路上,你们需要有坚如磐石的意志。刚才发言的李加纳教授,扎根在油菜遗传育种领域已经30年,比你们绝大多数的年龄都要长。正是这份坚守,他攻克了油菜育种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增收增效上百亿元。还有刚才发言的赵国成校友,从90年代开始进行移动电源的研发,也是经历了困境、磨难,依旧执着创新,做成了今天移动电源的第一品牌。没有任何成功是偶然的,所以,一定要坚守你的理想,特别是身处逆境或遭遇困难时,绝不轻言放弃!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认准了,就走下去!只要你走在路上,道路不会拒绝你!

用“温婉如玉”的美德渲染人生。

习总书记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所谓“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这里,我想讲一下,今年不幸离世的我校文献研究所著名文字学家毛远明教授。毛先生2012年就查出癌症,治疗期间,始终坚持给学生上课,弥留之际,最令他放不下的依旧是还未毕业的学生。这种常在故事里才有的情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平凡的点滴小事,体现的是西南大学教师的品格修为。先贤在前,希望大家走向社会以后,既要坚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更要执着一份能实现的“大坚持”。

用“清雅脱俗”的逸趣点缀人生。

人生的品质在于事业的奋斗,也在于闲暇的乐趣。工作之余,你们也要能找到一种高雅的方式,开辟出一方心灵的净土,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充实。前几天,学校去看望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袁院士今年已是87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袁院士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有个座右铭:“学到老”。他坚持挤出时间看外文书、查词典、听收音机、背英语单词,遍访数十个国家,无论是讲学、学术交流,还是参观访问,从来不依靠翻译。此外,袁院士爱好广泛,大家不要觉得他只知道成天和水稻打交道,排球、小提琴、游泳,他样样是把好手。所以,我也希望你们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学习、读书、思考的习惯;培养一些高雅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健健康康地工作,愉快幸福地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千言万语,道不尽离别愁绪与万般叮咛!这段时间,你们用不同的方式定格校园,珍藏友谊,倾诉情感,表达不舍和留恋,想让这一刻停留得更久一些,镌刻得更深一些,母校也已经珍藏了你们永不毕业的青春;今后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母校的牵挂与期盼都将永远伴随着你们。也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母校在等你,玉兰花开在等你,樟树林的葱绿在等你,蓝花楹的诗意在等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傅柃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