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禁捕 老渔民有了新工作:打鱼变护鱼

05.01.2020  09:11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今年1月1日起,长江上游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最迟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暂定为10年的常年禁捕,许多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写。保护长江“母亲河”,我们从一位老渔民的新年新工作说起。

长江入江津,顺流而下50来公里,江面收窄,水流加速。石蟆镇二溪码头藏着一片平静的洄水区,面积不大,每年春季,鱼儿们会结伴到这里产卵。这段时间,杨才君和工友们忙着扎“鱼巢”。他们要赶在3月以前,完成8处这样的水生态修复项目。老杨说,到了春天,水草发了芽,有利于鱼卵孵化,等于给鱼儿们安个家。

对杨才君来说,长江就是他祖祖辈辈的家,老杨家四代人都以打鱼为生。几十年来,长江渔业资源的恶化,老杨是地地道道的亲历者。上世纪80年代,他用排钩一天能够钓十多斤鱼;到了90年代,鱼的数量逐步减少;近些年,电鱼船增多,打鱼的人也多,鱼就更少了,一天收获不足一斤,有时甚至开不了张:这是老杨的切肤之痛。

在老杨这一辈,兄弟几人也都是渔民。退捕上岸后,兄弟们外出务工,而老杨选择留下来,他觉得向母亲河“索取”了一辈子,现在,该好好“回报”了。退捕之后,杨才君报名参加人工鱼巢施工,完工之后,他将以护鱼队员的身份继续留守。

目前,我市江津、涪陵、江北等15个区县,已经完成2128艘渔船、4037名渔民的退捕工作,占总任务的近四成。水性好,熟悉水面环境,再加上无鱼可捕的心痛,不少转产渔民和老杨一样,参与水生态修复工作或者加入护鱼队伍,在解决生计的同时,成为一支保护长江母亲河的重要力量。打鱼变护鱼,他们希望长江的鱼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

同样经历改变的,还有北碚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队员许愿。今年是全面禁捕的第一年,也是他参加执法工作的第十年。对他而言,全面禁捕就是沉甸甸的责任。

站在岸边,凝视毛背沱水域,许愿自己也数不清巡逻的次数了。这片水域连着观音峡峡口,是一个洄水区,非法捕捞问题曾经十分突出,这里也就成了许愿的重点监护对象。在这里,他和电鱼船上演过“追逐戏”,收缴过非法网具,也真切地心痛过。在许愿看来,禁捕常态化不是简单的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大,非法捕捞的情况也可能更加隐蔽,打击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为加强管护能力,当地在境内嘉陵江重点水域布设了8个摄像头,毛背沱附近就有一个,全天24小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非法捕捞行为,第一时间出击。伴随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无人机、红外摄像仪等设备也将加入进来。这些都这坚定了许愿和他的同事们守护好嘉陵江北碚段这45公里水域的信心。他许了一个愿,十年之后,鱼跃嘉陵江,岸净水又清。

据了解,长江流经重庆长达665公里,多山多河的地貌特征,形成了丰富复杂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文献资料记载,重庆共有鱼类183种,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中华鲟、达氏鲟。长江上游70%的鱼类重庆都有,禁捕常态化或许将成为它们命运的转折点。

在专家看来,全面禁捕工作的严格执行、落到实处,将有效缓解,甚至扭转重庆境内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危机。此外,重庆还对症施策,加大力度推进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跟踪监测、河道管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打出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的“组合拳”。在这背后,一种共识正在凝聚:只有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长江有鱼、年年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实现鱼的状况的改善,水的环境的改善,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莫亚 杨雪仪 特约记者 王杨 兰天 田济申

原标题:长江流域禁捕常态化:许多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