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防汛抗旱要抓好五重点 60余处隐患被挂牌整改
3月31日下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长江防总防汛抗旱系列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6年防汛抗旱重点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长刘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据了解,根据气象、水文部门初步预测,2016年干旱强度与2015年相当,汛期暴雨洪涝较常年偏重,有10~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东北部和东南部为暴雨洪涝易发区;渠江可能发生20年一遇洪水,部分江河可能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今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刘强强调,2016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要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贯穿到全过程,确保防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二要重点强化在建工程防汛安全和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避免垮坝失事;三要突出山洪和城镇内涝防御,有效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要依法严肃查处在河道范围内乱挖、乱采、乱倒、乱建和破坏水文监测预报设施的违法行为,确保河道行洪畅通,要切实加强城区下穿道路、地下商场、车库、临河临江道路等城市低洼易涝区建设和防洪管理;四要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加快推进重点水源保护、农村供水、防洪减灾、农田灌溉、水生态、管理能力等工程建设,加强防汛抗旱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确保防洪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五要强化统一指挥和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60余处安全隐患挂牌整改
“受极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影响,预计我市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据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月起,我市提前开展了区县防汛抗旱安全自查和市级防汛抗旱安全大检查,发现涉及城市低洼地段、地下管网空间、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在建重点工程等60余处安全隐患,形成防汛安全薄弱环节一张图,并逐一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实行挂牌整改。针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不能安全度汛的工程和隐患,采取一处一策,分别制定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完善了148条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了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站点全覆盖。汛前全面完成各类监测系统调试校检、维护保养、参数率定等工作。
相关新闻
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爆发大洪水可能性很大
据新华社电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前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防总2016年指挥长视频会议上表示,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开始于2014年9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差,长江流域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防汛抗旱形势极为严峻。
据介绍,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将于2016年5月结束,这是1951年以来第三次最高等级的厄尔尼诺事件,且特征与1998年诱发长江特大洪水灾害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高度相似。
来自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的预测显示,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5月金沙江上游、嘉陵江流域东部、重庆至宜昌、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部降水偏多1到5成,其中长江下游干流偏多2到5成。2016年6到8月的主汛期长江流域降水大部偏多,四川东部、三峡区间、乌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将偏多1到5成,其中中游部分地区偏多5到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