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名院士为重庆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艾灸是很多市民喜欢的一种中医治疗方式,但能想象有一台像核磁共振机的“高大上”医疗设备给你做艾灸吗?昨日(18日),中国工程院“医药院士重庆行”活动在我市启动。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十多位院士走进我市的医药企业、医学院校和医院,进行调研、报告活动,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报告现场
据了解,此次“医药院士重庆行”是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活动。旨在利用中国工程院人才和科技优势,助推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活动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成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为主题,让院士们为重庆医药产业进行智力支持。此次“医药院士重庆行”活动学术召集人由王正国院士担任,十多位院士专家将参加本次活动。
昨日上午,院士们分批次去了重庆中医院、重庆麻柳医药产业园、重庆华森制药公司、重庆药友制药公司等地调研。
昨日下午,六位院士兵分两路,前往重庆医科大学和陆军军医大学举行报告会,给院校师生带来了各自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程京 新型艾灸床让传统疗法更科学
程京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是医学生物物理学家。他曾经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专门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让耳聋基因筛查列入民生工程,超百万人因此受益。
在调研座谈会上,他直言不管中医、西医,治好病就是好医,不过中医要发展要走工程化、科学化、人文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要用科学的分析来解读中药为什么有效,要与其他学科融合、合作,让中医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我这几年对中医很感兴趣,也对中医的疗法进行了工程设计,研发了一些新型的中医医疗设备。”程京说,针对艾灸,他们就研发了一款艾灸床,相比传统的艾灸烟雾大、PM2.5超标的问题,他们研发的艾灸床外形像核磁共振机器,保持了艾灸的温度,但是没有烟雾,而且能够形成人体艾灸点的封闭,效果更好。目前,艾灸床已经制作出了样机。
程京说,他与重庆其实早有缘分,自己所在的博奥生物集团2016年已经在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建立了博奥生物重庆产业化基地及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技术研发平台中心。
程京说,在重庆的两个子公司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度开发生物芯片、移动穿戴设备、细胞免疫诊断仪器和试剂、基因组医学产品、健康食品和康复器械等产品。其中也在用工程化的手段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其科学性,研发出新的中医现代医疗仪器,让中医治疗标准化。
樊代明 寄语母校学子多研究如何治好病
樊代明院士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被同事和同行称作医学哲学家的樊代明院士,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昨日下午,樊代明院士的首场报告在陆军军医大学举行,他给大家带来的是国际最新的医学研究方向——整合医学。“我曾经在这读书。”回到了母校,樊院士的演讲充满激情和幽默,不时会冒出一两句重庆腔,用最普通的重庆言子,解释深奥的医学原理,赢得阵阵掌声。
他认为,医学一定要有整体观,因为现在的病变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传染病,现在是慢性病;过去是营养不良,现在是营养过剩;过去是器质性,现在是功能性。甚至一个小时前拿到的某个指标,也许都不能成为为这个病人治病的依据。
“不能有狭隘的医学观,要有整体的医学观。”樊院士说,现在慢性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带病生存,比如,肿瘤到了晚期就治不好,但是,可以保证瘤在人在,活长一点就对了。说到急性病和慢性病,樊院士还用歌曲形容了起来——“急性病症,需要医生采用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慢性病,需要唱血染的风采,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慢慢来。”
“我不反对分科太细,但是,一定要回归到整体,不然要出大事。”樊院士寄语年轻校友们,一定要研究整体医学,医学应该是以有效无效为根本,而不是发表了多少论文。
夏照帆 未来智慧医疗将降低医疗成本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应用将为中国每年节约1100—6100亿健康费用支出,3D生物打印将发展成上百亿产业,人造器官商店预计2030年前出现。”在重庆医科大学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以《智慧城市与智慧医疗——畅想烧伤外科未来30年发展》为题,向重医的学子们展示了未来智慧医疗的情景。
在她看来,智慧医疗是医疗行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将呈现出“4P”(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参与性)新医学模式,健康管理、伤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已经逐渐普及。目前,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功能相对简单,谷歌公司正在研发内含测量眼泪中血糖水平传感器的隐形眼镜,苹果公司正在研发将无线感知血液检测技术应用到可穿戴智能设备。未来,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广泛应用于健康检测、提供饮食及运动建议、慢性病的管理和危重症的治疗等,以降低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就医次数、降低医疗成本。
她表示,在未来的医院,智能药丸、智能手术刀、个性化人造器官、3D生物打印、医用全息投影等将广泛应用,寻求医学服务的不仅是患者,还有相当数量的健康人。医院业务除伤病救治外,将增加生活指导、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伤病救治也更加微创化、智能化、精准化、可视化,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医生手持PDA设备就能联通各种诊疗仪器,及时掌握每位患者的信息和最新诊疗报告,随时随地进行查询、下医嘱、记录等。
张志愿 缺牙也被算作残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标准,牙列缺损被算作残疾,简单地说,缺牙也被算作一种残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在重庆医科大学向师生进行了题为《口腔微生态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报告。他说,在中国,口腔预防保健不受重视,殊不知口腔疾病会引起全身系统性疾病。
他表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口腔疾病。调查显示,在中国,中青年患龋率达到88.1%,老年人达到98.4%;牙周炎发病率为40.9%-52.2%;老年人牙缺失达到86.1%。然而,口腔卫生并没有得到市民的重视。
“不光是市民不重视口腔卫生,口腔卫生人才总量也少,倾向于治疗口腔疾病,轻视口腔预防保健。可预防大于治疗,等到患了口腔疾病,也许就晚了。”他称。
据介绍,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口腔疾病与多种系统性疾病有关系。他呼吁口腔卫生领域有更多科研人员能够加大系统性疾病在牙周病患者中的流行病研究。同时也提醒市民转变认识,加强口腔预防保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80岁时具有20颗自体健康牙齿,才算是口腔健康。对普通公民来说,要提升对口腔预防保健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雍黎 摄影 苑铁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