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回渝回报家乡:80多岁冒酷暑参建实验室 留遗言捐积蓄设奖学金
2019年1月1日凌晨1时5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涂铭旌在成都病逝,享年90岁。
7月10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涂铭旌院士“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举行。“之前我知道涂铭旌院士到重庆文理学院这个消息后,主观以为院士就是为了发挥余热。听了报告会,真的颠覆我原来主观的想象。”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明国辉感慨。
不忘初心
80岁回渝回报家乡
80岁回渝创业,加盟一个并不在重庆主城区,也非211、985的学校,涂铭旌院士的选择,也颠覆了大多数人的主观想象。
和涂铭旌院士工作了十年的重庆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泽平回忆,当时他们通过学校一位老领导的弟弟,他是涂院士在四川大学的同事,邀请涂院士来文理学院讲学。“我们也希望他受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怀着忐忑的心情,重庆文理学院向涂铭旌院士发出了邀请。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涂铭旌院士不仅爽快接受了邀请,还动了真格。“他给我们说,要来就玩真的,不当挂名顾问。他让我们把工资表做出来,哪怕发一块钱,证明他是文理人。”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加盟重庆文理学院,这让很多人表示不解。包括时任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的舒立春。“他当时在大会上讲,他百思不得其解。三年前,他在重大任职时,就想引进涂院士,没有成功,一个年轻的文理学院如何能够引进涂院士?”毕竟重庆文理学院1976年创建,2001年才升本。
对于这个疑问,涂铭旌院士在生前曾说,“我之所以选择回重庆,是为了回报家乡而来,是为了科教服务重庆而来,也是被重庆文理学院的办学精神所吸引和感染而来。我要用我的寸草心,报得家乡的三春晖!”
原来,出生于重庆九龙坡区的涂铭旌院士,在1946年夏天,当时16岁的他,怀揣知识报国的理想,只身乘船前往上海同济大学求学。当轮船驶离夔门峡口时,便立下夙愿“学成之后,定当回报家乡”。
2008年11月19日,刚过80岁生日的涂铭旌院士加盟重庆文理学院,创建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并亲自担任研究院院长,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四大目标
80多岁冒酷暑参建实验室
涂铭旌院士是九龙坡区人,其妻子唐老师是永川人。
在不少人看来,涂铭旌院士8旬回渝来到永川,加盟重庆文理学院,也就是“发挥余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涂铭旌院士自己所说,“来就来真的。”
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他说,这次创业,他要完成几个办学理念的探索。一是开展材料交叉学科研究的探索;二是对接重庆产业,开展应用研究的探索;三是对政府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四是培养优秀材料工程师的探索。”
2008年,涂铭旌院士到重庆文理学院。“一切都是空白,学校没有材料学科、没有材料专业、没有实验室。”孙泽平说,一张空白的重庆文理学院,也是吸引涂铭旌院士加盟的原因,“一张白纸,涂铭旌院士才好尽情发挥。”
招聘人才、实验室建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是涂铭旌院士亲自干。“第一年为了实验室建设,八十多岁的他,硬是冒着酷暑,整整一个暑假没有休息。如今,在他的主持下,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60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先后建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已逐步发展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与成型技术’研发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开办了材料类专业,组建了材料学院。”
硬件有了,人才哪里找?
从自己的学生入手。
涂铭旌院士不仅把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璐召唤回国,来到重庆文理学院,还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皇家科学院院士高唯、哈工大赵连城院士、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北京科技大学何知礼院士请到重庆,“这些院士都和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
现如今,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国内外高校的青年博士,也汇集重庆文理学院,“一支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团队已经形成。”
帮助企业
走遍永川大大小小企业
对接重庆产业,涂铭旌院士也是说到做到。
孙泽平说,涂铭旌院士在永川十年,几乎走遍了永川大大小小的企业,“他有几乎永川每个企业的联系电话。”
一次,时任永川区委书记熊雪、区长方军,到重庆文理学院,听院士做“如何支持永川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报告”。涂铭旌院士拿出两块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另一块涂上了院士研发的纳米涂层,经过电灯照射后,有涂层的玻璃温度没有变化,没有涂层的玻璃温度很高。
“当时涂铭旌院士就说,永川有一个玻璃厂要倒闭了,如果用这个技术,就能实现产业升级。”这次报告后,企业靠着涂院士的研发技术,扭亏为盈。永川也和重庆文理学院联合成立校地合作工作组。
除了永川本地的企业,涂铭旌院士甚至还走进重庆其他区县的企业。“他甚至还去巫溪的采矿厂,亲自取样化验。”孙泽平说。
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涂铭旌院士为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涂铭旌院士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实现银纳米线大尺寸柔性电子触控产品的规模量产,培育孵化出重庆柔纳科技有限公司。
率先针对高世代显示面板产线关键技术进行革新,首次开发出新一代基于铜的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金属制程引线工艺,实现了全过程的绿色生产,每天使京东方减少排放含磷的废水3万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0.5毫米厚玻璃的兼容生产,该技术支撑京东方成为苹果和华为的一级供应商,使京东方在全球的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由7%,上升至38%,跃居全球第一,打破国外轻薄化大市场的垄断,累计为重庆京东方新增产值超100亿元。成果获2018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手术醒来
第一件事是安排工作
对于80岁回渝创业,涂铭旌院士的家人也有些不理解,毕竟老人在1993年做过直肠癌手术。为了他的健康,家人做过“三不规定”,即不离开成都80公里,不开发新项目,不接手新的工作。
涂铭旌院士不仅没有遵守,还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实最近几年,我们见他年事已高还这么拼命工作,我们全校师生都很心疼,我们准备让他休而不退。但他说他停不下来,他一定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自己就像一名战士一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上了战场,就停不下来。”孙泽平说。
“他在病床上想得最多的是研究院的工作和发展,手术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李璐叫到身边安排工作。在他生命的后期,还专门交代他的两位院士学生——赵连成院士、李鹤林院士,拜托他们一定要继续帮助文理学院,把文理学院带好。”
2018年10月25日,涂铭旌院士逝世前两个月,他在病床上口授了1300多字的《对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发展的四点希望》。“他念念不忘的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科技进步、后继有人。”
后继有人
捐出生前积蓄设奖学金
为了让事业后继有人,涂铭旌院士结合60年来科学研究及材料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举办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为重庆40余家重点企业培养材料工程师600余人。成功促使重庆市首个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知识更新、专业竞赛、职称认定”一体的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获批建设。
孙泽平到成都看望病重的涂铭旌院士时,院士一再表示,他“生是文理人,死是文理魂。”他去世后,他的积蓄除留下一部分给夫人唐老师安度晚年外,其余全部用作学生奖学金。
要知道,涂铭旌院士在生活中很抠门的。“我看见爷爷唯一一次生气,就是因为家里的阿姨把剩菜倒了。鞋柜里最多的是一次性拖鞋,每次出差他都会把穿过的拖鞋带回家。”涂铭旌院士的孙女涂毅佳说。
今年5月11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魂归故里,安葬在永川,实现了“我要看着你们怎么去努力,去把学校办好”的生前愿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罗薛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