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老父陪着残疾儿子找工作,获好心人“量身定制”工作岗位
斜阳照进厂房,机器轰轰作响,年迈的父亲正悉心教已经28岁的儿子扫地……
正在界石仪表厂清扫厂房的任家才父子俩特别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由于儿子有轻微的智力残疾,任家才决定辞掉工作,放弃一切,陪着儿子迈出人生第一步。“能陪他再多一步就好,我怕哪天就走不动了!”
残疾儿子不能融入社会
老父亲放弃一切,陪他迈开人生第一步
△父子俩一起在厂里上班
任家才今年57岁,是南彭街道塔落村小湾社社长,儿子任强26岁,是智力残疾人,反应稍慢,为了让儿子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于是将任强送到了重庆公管校数控专业学习,虽然顺利拿到毕业证,但因智力残疾的身体情况,导致任强多次寻求就业被拒。
“外边企业都不愿意接受他,所以2010年毕业之后就回到村里,我只能带着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任家才告诉记者,2012年宅基地复垦,需要清理房屋,为了锻炼儿子,他带上任强一同参加了一个月的工作。
这一个月的工作是任强第一次工作经历,随后9年里,父子俩一直干同一份工作,每月完成镇上安排的公益性岗位,清扫21公里长的农村公路,基本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不能让孩子就这样一辈子,一定要去社会锻炼。”任家才说,如果哪天我干不动了,不能陪着儿子,他该怎么办?他的人生还很长,我陪不了他一辈子,我只有将他交给社会。
于是作为父亲的任家才决定辞掉工作,放弃社长的职位,陪着儿子迈出人生第一步。
33年老企业传承扶弱精神
三分之一为残疾职工,不求利润最大化
△父子俩一起在厂里上班
任家才是南彭街道的建卡贫困户,街道在了解任家才需求后,主动与他联系,为其对接爱心企业。
“为了让企业更愿意接受任强,我愿意陪同儿子一起出来工作,哪怕放弃工作,也要让他走进社会,去学习、去锻炼。”在2018年12月开展的第九场、第十场“雪中炭火”对接会上,任家才都这样说的。
上天不负有心人,在第十场对接会上,重庆界石仪表公司穆莉被任家才感动了,在会上当场表示,愿意量身定制岗位帮助父子俩就业,随后立即带着父子俩来到厂里了解环境定制岗位。
通过沟通,穆莉结合任强实际情况,安排任强负责两大车间清洁卫生,任家才则在车间当杂工,给儿子每月1800元工资,给父亲2200元。
“任强由于自身情况,目前只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等到熟悉公司业务,适应社会后,可以学习一些比较单一的业务技术,一步一步来提高自己。” 穆莉告诉记者,企业成立33年,穆莉的父亲是创始人,他是一个非常有怜悯之心的人,一直竭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群众,穆莉接手之后,一直都传承这份扶弱的精神。企业总人数近300人,其中残疾职工90人左右,占了约三分之一。“如果企业不接手这部分职工,创造同样的利润,肯定要不了300人。” 穆莉说,他们创造的不是物质价值,而是精神价值,希望把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把儿子交给企业“放心”,儿子有了归宿
△父子俩一起在厂里上班
如今,任家才父子已经在厂里工作了近4个月,儿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我不放心儿子单独来上班,担心他偷懒,不会主动工作,也担心他没有时间观念,不会按时上下班,给企业造成负担。”任家才说,现在儿子知道什么时候上下班,也会积极主动工作,前几日还自己去买了刮胡刀,开始爱美起来,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和周边的同事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融入到了集体当中。
看着儿子的变化,任家才非常开心,但是他又有了心的烦心事。“儿子就在厂里做一下清洁,每个月拿着1800的工资,根本没有为企业创造同等的价值。”任家才常常对穆莉这样说。所以他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厂里当杂工期间,总是争着抢着做事,希望能多为企业做点什么。
“在这里工作感到很愉悦、很温暖,厂里氛围很好,领导同事们也经常问候我们,很开心自己的儿子可以找到工作,并且遇到这么热心的老板。”任家才心里十分感谢街道和企业的帮助,也决定将儿子放心交给企业,他将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妻子。
通讯员 方霞 上游新闻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