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芮:退役后回重庆办个羽毛球馆
李雪芮是重庆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是中国羽毛球女单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是国家羽毛球队当之无愧的“一姐”。这个重庆妹子是个念家的人,她总说:“去过那么多地方,还是家最好。”
李雪芮在训练。
谈家乡
家乡是梦想的起点
1998年父母因工作忙,就把李雪芮送到大渡口体校学习羽毛球。7岁的雪芮开始了住校的生活。雪芮特别念家,每天在学校里哭。父母每周到体校见她一次。“到时间必须要走了。我哭,妈也一起哭。”李雪芮说。
进体校半年时间,8岁的李雪芮第一次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就获得了女单第四名的成绩,教练李响认定了她是个好苗子。
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李雪芮不想再练羽毛球了。“那次老爸挺狠的,追着我打,打得很惨。”雪芮说,在父亲严责下,她回到了体校。“走了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好好练就行。”
小学五年级,李雪芮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比赛第一名,荣耀感激励了她,她也慢慢开始喜欢上了羽毛球。她说,家是她梦想的起点,有了家的支持,她才能越飞越高。
做公益回报家乡
雪芮的宿舍房间里,没有摆放任何的奖杯奖牌。“奖牌都放在重庆家里,给老妈保管。”雪芮说,以后等她回重庆了,家里会摆个展示柜,把奖杯奖牌放进去。
每天晚上,雪芮都会打开微信视频,跟家人聊天。就算没什么事,只是看看也觉得好。雪芮一年的假期最多3、5天,很难回去一次。她特别珍惜回家的时间。家里有她最想吃的芋儿鸡,还可以陪着老人打打麻将。
2014年4月,李雪芮受邀担任重庆市关爱山区留守女童“红樱桃行动”爱心大使。“多有意义的。”雪芮说,身为公众人物,自己身上有社会责任,可以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运动;用自己的经历,为全市百万留守儿童树立好的榜样;也希望更多人关注这项事业,让山区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精神上的爱。
2015年4月9日,李雪芮获重庆市2012-2014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
谈羽毛球
打球非常“暴力”
2015年4月17日下午3点,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羽毛球馆,李雪芮换上一身崭新的橙色运动服,开始了下午的常规训练。
由于左脚骨折严重,李雪芮已停赛3个多月,但奥运积分赛从5月1日开始,排名关系到积分赛的位置,接下来的比赛,雪芮必须带伤参加。
“雪芮是进攻能力特别强的队员,敢打,典型的重庆辣妹子。”在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钟波眼里,雪芮做事认真,能吃苦,肯动脑筋,思想积极,也非常热爱羽毛球这项事业。
“她打球非常‘暴力’,心态很稳。”训练结束后,男队友叶炳宏说,连续好几个杀球,都没把雪芮“杀”死,这是一般女队员很难做到的。
冠军胜在心态
训练结束后,李雪芮回宿舍。走进房间,进入视线的是满屋的公仔。“就喜欢娃娃,屋子里都快放不下了。”李雪芮笑了。
2012年8月4日,21岁的李雪芮力克世界第一的队友王仪涵,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单金牌,成为中国女单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也为家乡重庆夺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作为替补身份去的,就是想帮队友扫扫雷。”李雪芮回忆说,赛前,她没想过拿冠军,只想好好打就是了,没有压力。直到进入决赛,才想到自己可以去拼一下。
对话>
让更多重庆老乡来打羽毛球
重庆晨报:如果以后不打球了,最想做什么?
李雪芮:首先是想回家。那是我的根,爸妈都在那里。去了那么多地方,还是家最好。今后会在家乡办个羽毛球馆,把羽毛球事业传递下去。
重庆晨报:借这个机会,想对家乡说点什么?
李雪芮:希望更多的重庆父老乡亲来打羽毛球,希望家乡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好,家乡越来越美丽。
人物简介:
李雪芮,1991年1月24日出生在重庆大渡口。2012年7月,李雪芮代表中国出战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项目,夺得奥运会女单金牌。
重庆晨报记者 何丽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