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的“九龙坡样本”

08.05.2017  13:05

 

经济大区、办案大户、干警年轻,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立足实际,创新青年队伍建设思路,打造青年人才培养的“九龙坡样本”,得到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的充分肯定。

5月4日,在重庆检察机关青年干警座谈会上,作为全市三个基层院代表之一,九龙坡区检察院青年联合会负责人刘席介绍了该院青年人才培养的做法。

一方面,九龙坡地处重庆主城,GDP总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也位于城乡结合部,刑事案件高发,办案压力大。2012年以来,该院年均受理批捕1620人,约占全市的百分之七,受理起诉2388人,约占全市的百分之六,立案查办职务犯罪年均超过30人。另一方面,九龙坡区检察院现有干警150人,40岁以下青年干警85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刘席说,针对上述区情、院情,九龙坡区检察院创新实行“1234”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就是明确“一个目标”。以“可靠、勤奋、能干”作为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总目标,培养“能办案、能办文、能办事”的“三能”青年骨干。依托党课、专题讨论、读书活动、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强青年干警的理想教育;通过举办青年干警座谈会、邀请退休的优秀检察官讲述从检经历,培养职业荣誉感;通过举办新任助检员、检察员、中干任前谈话,开展集体宣誓等活动,增强职业责任感,引导青年干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进取。

“2”是人才培养依靠的“两大基石”。一方面激发调动青年干警上进心,强化“内生驱动”,另一方面营造“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形成良性竞争的“外部环境”。该院出台在职学历教育奖励规定,支持13人攻读硕士、1人攻读博士,培养“勤学青年”;按季度开展全院岗位技能大比拼、辩论赛、案例汇报和文书展评等,与南岸、渝中等兄弟院联合开展三院法律文书评比赛、论辩赛,培养“业精青年”;每月定期开展“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青年干警分批次下社区、下镇村、下网格走访群众,培养“亲民青年”;成立书画摄影、文学艺术、理论调研、体育锻炼四个兴趣小组,举办“魅力青春、活力检察”青年才艺之星评选、“文化大讲坛”等活动培养“文化青年”;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考评用人机制,健全青年后备干部培养制度,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培养“上进青年”。

“3”即确立“三种培养模式”。一是坚持AB岗锻炼模式。搭建“一人双岗”锻炼平台,建立新任助检员、检察员到控申窗口部门挂职锻炼制度,推行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轮岗交流制度,近两年共有57名青年干警轮岗交流。二是坚持走出去培训模式。近三年组织青年干警150余人次赴国家检察官学院、浙江大学等参加综合素质班学习,与西南政法大学建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特聘高校教授成立“专家教学团”开展教学观摩、举办法学讲座。三是坚持跨区域培养模式。2012年以来,共选派5名优秀青年干警到市检察院挂职锻炼,并按照市院分院统筹调配,选派10余名青年办案骨干参办全市重大专案,努力打造成为业务骨干和办案能干。

“4”即争取“四个效果”。全面展示青年才干,助推青年快速成长为工作骨干;全力助推岗位建功,打造青年精英团队;全心“搭台子”促成长,畅通青年上升渠道;创造关心关爱环境,畅通青年流通途径。

据介绍,2012年以来,该院有1人被评为重庆市检察业务专家,4人被评为全市业务标兵,31人先后入选重庆检察人才库,青年干警共获得全国荣誉3项、市级荣誉59项。该院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