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科学家论坛"大腕"云集 本地青年崭露头角
10月18日,第二届重庆(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圆满落幕。
在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与我市200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创新与历史责任”的论坛主题展开思想碰撞,并积极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策。
科技界“大腕”云集
由市委人才办、市科协和市人力社保局共同主办、市科技青年联合会承办的本届论坛,云集了诸多科技界“大腕”,包括6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名海外及港台地区专家等。
在特邀报告会上,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病理系主任钟正明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报告。
“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于创新,也要甘于寂寞,大器晚成也没关系。”“今后跨领域研究将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在提升修养和学养上做更多努力。”特邀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赢得满堂喝彩,与会的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表示受益匪浅。
本地青年科学家崭露头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支撑,青年科学家更是未来的希望。
“创办‘重庆青年科学家论坛’这一活动品牌,也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青年创新人才的培育和集聚。”市科协负责人表示。
此次论坛的12个专题分论坛,尽管均由两院院士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领衔,但来自我市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也积极参与,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交通安全与科技创新等问题展开探讨,分享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
“我们正在利用石墨烯材料研发柔性电子书,它可以像卷轴一样卷曲拉伸,甚至还可以折叠,预计再过五六个月就能出原型机。”虽然是一名“80后”,但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史浩飞已是我市在石墨烯研发方面的领军人物。在此次论坛上,他也分享了其团队在石墨烯产品开发上的最新成果。
市科协3年开展学术活动860余场
据悉,近年来,市科协依托151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月、科技沙龙等活动,以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多学科、综合性、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与此同时,紧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引导有条件的学会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开展基层调研、科学论证、专题研讨、决策咨询、技术咨询、科技推广等活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共组织科技人员15万余人次,举办国内、国际学术活动860余场,交流论文13000多篇,开展技术咨询340余次,“可以说,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已成为我市科技英才荟萃、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市科协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还将开展高水平科技人员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诊断,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让创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