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遗地图去“打卡” 来看看有趣的民俗
你如果喜欢非遗文化,带着这张地图去“打卡”!11日,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之民俗篇》,快来看看吧。
古书有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是一个地域最具吸引力的文化魅力之一。千百年来,重庆人在生产生活中留下了浓浓的巴渝文化印记,重庆民俗以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贴近群众生活为主要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藏。在重庆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项目各具特色,引人入胜。目前,重庆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有42项民俗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39项。
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俗的产生与发展,重庆大地上分布着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地,独特的山地环境和民族文化,造就了重庆与众不同的民俗文化。汉族的“灯儿戏”与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相遇,碰撞出了美轮美奂的秀山花灯;大足宝顶山峰耸立,巨石横空,砂石山崖遍山岗,为建寺、雕造石窟创造了物质基础,与大足石刻相伴相生的宝顶香会寄托着人民祈福的美好愿望;承载天界地府文化的丰都,以各类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演绎“鬼城文化”的精华,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庙会习俗。
在平常日子里,不如带着这份地图,走遍巴山渝水,领略重庆民俗的精彩。
重点推荐:
1、 秀山花灯
秀山素有“花灯歌舞之乡”之称,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她发源、发展于民间,通过千百年的演绎,成为整个秀山民俗的载体,山民的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2、 宝顶香会
大足宝顶香会起于南宋,与大足石刻相伴相生,是一项历史久远的佛事活动和民俗活动相交融的文化活动,距今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旧时大足香会(庙会)甚多,以宝顶香会历史最久、声势最大,名闻遐耳。古有记载“历代香火最盛,名齐峨眉,蜀人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语。”
3、 丰都庙会
丰都庙会起源于明朝,传说是为了纪念阎罗天子和他的妻子天子娘娘的结婚纪念日而设立。庙会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每到这天,丰都街头会有大型巡游表演和其他相关项目,各处游人、香客纷拥而至,热闹非凡。
4、 华岩寺腊八节
民间习惯把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腊八节喝腊八粥既是民俗,也有佛教寓意。重庆华岩寺每年腊八为广大信众精心熬制腊八粥并施于大众,以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继承佛教爱国爱教,造福社会,利益众生的传统。
5、 石柱盐运民俗
石柱西沱盐运民俗是巴盐文化的浓缩精华。西沱作为古蜀地区最西的码头,自古就是蜀盐外运的重要中转站,西沱天街依山取势,垂直于江面,是蜀盐出川的必经之路,数百年的挑盐工和盐商为这条巴盐古道留下了丰厚的盐道文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