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都有啥突破?
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由我市科研单位牵头或参与完成的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陆军军医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牵头完成的“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和某专业项目,以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完成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上述3项成果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述3项成果,我市科研单位均为第一完成单位,展示出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重庆大学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重庆大学参与完成的“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月8日,由我市科研单位牵头完成或参与完成的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成果是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如何进行推广应用?就此,记者对部分获奖者进行了采访。
1 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
可显著降低脑中风后痴呆的发生
脑卒中,即脑中风,多发于老年人。这种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发病前及时预防、发病后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周华东教授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我国现有脑卒中致残患者1580余万人,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患者严重残疾与死亡的主要类型。”他表示,脑卒中到底能不能预防,就是他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中,周华东及其团队提出脑卒中后痴呆防治的新方法,被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网站专题介绍。“在一些脑卒中发生后,通过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这一研究成果在《神经病学》等国外期刊上发表(共3篇),单篇引用达到150次,被引用数量连续两年在全球同领域排名前10位。
他表示,脑卒中被称为急诊中的急诊,发生后6小时内是进行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可以把脑卒中的致残率降到最低,有不少病人因为送医院比较及时,在进行溶栓治疗后,偏瘫症状完全消除。
“及时治疗,也要及时发现前兆。”周华东说,脑卒中发病前的征兆之一就是面部表情僵硬,不能微笑,有些甚至出现口歪等,还有肌肉僵硬、手不能上举等,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1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繁打哈欠。
2 创建最大的葡萄膜炎数据库和样本库
让两种致盲疾病可治愈
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培增教授牵头完成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第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据介绍,免疫性高致盲眼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中,葡萄膜炎是最主要的类型,所致失明的病例数量在所有失明病例中占10%-15%。这其中,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所致失明又占到葡萄膜炎所致失明的50%以上,其多发生于青壮年,且反复发作,治疗非常棘手。
从2006年开始,杨培增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这两种常见致盲疾病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创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数据库(18000余例)和最大样本库(16000余份),还解决了两种疾病缺乏科学化、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关键难题,使两种疾病治愈率达86%和90%,为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视力。
据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的统计,杨培增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总IF(影响因子)值及平均IF值在国际葡萄膜炎领域均列第一位。
3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模型和仿真分析
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防雷提供依据
高压输电工程在运行中一旦遭受雷击,就可能会出现严重故障,造成电网瘫痪。如何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司马文霞通过对雷电放电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雷击放电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为输电工程防雷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1月8日,其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据了解,我国8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西电东送”战略将输电距离由1000公里延伸至2000公里以上,需要建设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的输电系统。
“我国最早提出发展特高压直流技术,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运行的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司马文霞说,电压等级越高,输电容量越大,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输电容量可达500万-1000万千瓦,是±5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2~3倍。
输电线路纵横千里,途经高山或空旷平原地区,极易遭受雷击。那么,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05年起,司马文霞一直在从事输电线路防雷的相关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建立模型及仿真计算,为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防雷设计提供依据,满足输电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
她介绍,2009年底,我国自主建成世界上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投运7年多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可靠运行,没有因为雷击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今后,她的研究成果也有望在其他输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4 “火眼金睛”动态监测地质条件
避免煤矿瓦斯开采发生安全事故
煤矿开采业至少80%的灾害都是由煤矿瓦斯造成的,那么如何避免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煤矿瓦斯,也就是学术上称的煤层气,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对煤矿的安全开采构成威胁。”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许江说,煤矿瓦斯的开采一般有两种方式,以前大多是在井下钻孔,用瓦斯抽放系统将瓦斯抽采出来,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瓦斯在井下巷道富集,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现在大多采取地面钻孔和抽采的方式,从而改善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而且,采取这种方式之后,绝大多数的瓦斯都不会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还可在开采之后作为能源加以利用。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的支持下,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多家单位围绕“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联合进行了研究。该项目也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许江告诉记者,在抽采之前,通过对煤层的赋存状态进行精细化监测,就能清楚地掌握哪些区域瓦斯富集,并有针对性地在地面打孔,从而更有效地抽采瓦斯。另外,在抽采的过程中,煤层的瓦斯含量减少、压力减小等因素会对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动态监测就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火眼金睛”对地质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就能更好地进行瓦斯开采。
“目前,我们的相关成果已经在山西、贵州进行大规模应用。”许江说。
编辑: 李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