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规划师 让重庆区县发展蓝图更靓丽
涪陵点易洞,因我国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曾在此地点注《易经》而得名。园中有碧云亭、钩深堂、致远亭等众多文化遗迹,是涪陵打造的“涪州古城”的核心景区。然而,在做规划时,该景区部分用地却被用作道路、商业开发。
去年9月,重庆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利在审查该项目规划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景区、完善道路、修改停车场等意见。
日前,记者从涪陵区获悉,刘利的意见不仅被全部采纳,对核心景区的保护,更成为该片区下一步开发的重中之重。
一个专家的意见,为何具有如此重的分量?
因为,刘利不是一个普通的专家,而是涪陵区的“首席规划师”。
困境
远郊区县注册规划师不到10人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的未来。因此,规划必须具备专业性和前瞻性。
然而,我国城市规划学科起步较晚,加之城市发展迅速,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的重庆市,这样的矛盾尤其突出。“规划设计、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部分区县尤其是远郊区县,这类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市规划局局长曹光辉说。
截至2010年底,除主城9区外的31个远郊区县(含万盛、双桥经开区),注册规划师总共不足10人,规划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足15人,5年制大学本科生不超过7人。
梁平县副县长雷旭东说,虽然地方上在做一些大的规划时,也会到主城或找市外专业院所合作,但因为距离较远,交通成本和沟通成本都很高,一般很难请到有名的院所或专家。
“过去我们的规划编制也有专家参与,但这些专家大多是临时邀请的,对当地情况不一定熟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容易流于表面。”秀山县副县长陈山鹰说。
特殊的市情和规划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远郊区县规划编制水平较低,“千城一面”的情况突出,一些决策因为缺少科学规划的支持,还错失了发展机遇,加大了发展成本。
“区县急迫追求发展,但对哪些应当保护,哪些能够开发,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发建设,需要专家用专业眼光帮助区县领导参谋决策。”市规划局副局长邱建林说。
创新
31位首席规划师为远郊区县“一对一”服务
时间回溯到2010年8月,彭水,县城以西的一个小山上,一群人顶着烈日在这里四处指指点点,不时蹲下对地上铺着的一张白色图纸比比划划。
原来,时值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渝召开,借此契机,市规划局组织来自全国的8个规划专家小组开展“规划师区县行”活动,对远郊区县的重要规划设计与实施项目进行咨询、点评。
出现在彭水山头的,正是其中一组专家。他们正在现场指导彭水县靛水新城规划。
“专家们提出,靛水新城主轴线要尽量做到前有照后有靠,以盘龙山为视觉核心,组织多条视廊与滨水空间,打造悠、雅、秀、巧的高山台地小镇。”彭水县相关负责人称,“专家们的意见太宝贵了!”
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彭水县除了让专家们审议《靛水新城控规设计方案》外,还将《乌江大桥方案设计》《彭水旧城控规设计方案》等重大规划设计拿出来请专家点评。
专家们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每个远郊区县至少要详细咨询3-5个规划。
受此启发,2011年,市规划局开始酝酿出台“首席规划师制度”。他们会同市规划学会聘任了31位区县首席规划师,为远郊区县提供“一对一”服务。
首席规划师主要由国家和重庆市各规划设计院专业规划师、高校相关领域教授、骨干教师担任。他们不计报酬,服务的区县相对固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加当地规划会、专家咨询会、专题会议等,为所联系区县的城乡规划或建筑设计提供技术咨询。
重庆大学副教授覃琳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她一直在渝东南做土家族民族建筑的调研,她说,“虽然没有报酬,但可以帮助民族地区建设风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首席规划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够帮助区县,又能够反馈于教学活动中。如今,‘接地气’的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成了我的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徐煜辉说。
为了这份有意义的事业,首席规划师们不计回报,默默付出——
担任巫溪首席规划师期间,李渝每年要自驾前往距离主城400余公里的巫溪十几次,因山体飞石阻碍、铁钉戳破车胎,曾三次被困于路途中;
为了摸清石柱民族风貌特色,覃琳经常深入偏远山村,没路的地方就下车步行,翻山越岭,走村进户;
为了做好梁平老城区梁山街道的城市更新规划,许洁三天两头地深入社区,实地查看每块地、每栋建筑,与居民谈心。
除了总规、重大项目规划等,首席规划师们还要参与当地镇、乡规划,村规划,以及许多专项规划,网上传方案审查不计其数。“前年一年,仅秀山的村规划我就审了22个。”原秀山首席规划师王正说。
2014年,经市规划局提议,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规划局联合下发了《重庆市区县首席规划师管理办法》,明确将区县首席规划师纳入全市“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计划统筹,享受相应待遇。
成效
2600余个项目得到首席规划师“关照”
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合的合川区,有着“三江六岸”独特美景。
之前,合川区沿江岸规划了不少大型住宅小区,而且都是临江高层楼房,不仅挡住了江景,还破坏了天际线。
在首席规划师刘方的建议下,合川区政府修改了规划,将住宅小区设计为“前低后高”格局,为江岸景观留出了空间。他们还出台相关规定,限制距离江岸150米的楼层高度。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巫山县,生态敏感。秉着“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首席规划师罗江帆严格审查各种规划方案,防止大拆大建、房子越建越高,确保了城市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忠县,在首席规划师应文建议下,老城棚户区改造降低了开发量,避开了景观、生态等敏感区,规划了更多支路,打通了交通“毛细血管”,避免了“堵点”形成;
万盛经开区,在首席规划师蒲蔚然建议下,对黑山景区外围的八角片区某旅游地产项目修改设计,既避免了造成生态破坏,又为企业节约了数百万元成本,形成“多赢”;
梁平县,在原首席规划师高琳建议下,调整了城市向东拓展的思路,改为向更为开阔、发展空间更大的西南方向拓展,才有了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双桂新城;
……
除此之外,首席规划师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区县培养规划人才。
在璧山担任首席规划师期间,徐煜辉经常与当地规划系统工作人员一起探讨,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先后有4名工作人员考取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在职研究生。
“首席规划师的知识更系统,眼光更前沿。”涪陵区规划局规划编制和测绘管理科科长周畅说,首席规划师平时言传身教,还经常给他们开讲座,对他们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事实上,通过首席规划师的专业引导,区县领导科学规划的意识也得到明显增强。
位于梁平县双桂新城的双桂湖,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湖滨寸土寸金的地块,在首席规划师的建议下作为公园保留下来,可见区县领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提升。”雷旭东说。
据统计,首席规划师制度正式运行4年多来,首席规划师们共赴区县930余次,深度参与了城乡总规编制与修改、城市设计、危旧房改造规划、公共配套设施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等2600余个项目的咨询与决策,培训基层规划工作人员达13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区县规划水平。
重庆首创的区县首席规划师制度,也因此在行业内获得高度认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评价为“全国规划技术支持区县与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