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成为促进转化应用的科技创新高地——市教委主任周旭解读我市“行动计划”

23.06.2015  22:34

      本报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贺雅文

      近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了《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对高校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结合相关内容,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6月18日,市教委主任周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解读我市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焦点一:科研管理有哪些新权利?
      记者:纵览“行动计划”全文,直接提到“高校”或者“高等院校”字眼的共有39处,其中,有哪些重大改革措施?
      周旭:《行动计划》的出台,对高校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首先,“行动计划”赋予高校科研管理“五大自主权”,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支持高校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学校的学术自主权;二是科研人员拥有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包括选题方向、选题内容等,科研人员拥有了主动权;三是高校享有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里主要是针对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这个重大变革意味着,高校对科技成果的管理真正实现了自主,尤其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等等,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举措。

      焦点二:成果转化有哪些新举措?
      记者:2020年,全市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股权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投入与产出、转化与收益相匹配的目标,《行动计划》在成果转化方面有无新举措?
      周旭:“行动计划”中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出了三大新举措,一是落实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二是完善科研奖励报酬制度,三是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具体而言,“行动计划”提出,对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和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比例“两个上不封顶”。即: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科研项目牵头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上不封顶;科技成果作价份额可以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以及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员,上不封顶。

      焦点三: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和人才评价等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记者: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行动计划”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有无新要求?
      周旭:在人才培养上,“行动计划”强调四个关键词,即:转型、调整、贯通、融合。明确推动有条件的市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鼓励高校和职业教育院校围绕重点产业、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开办创新创业专门课程。
      在人才管理方面,允许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同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在人才评价方面,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创新人才,可取消学历等条件限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高校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可以保留学籍3年。这就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利于推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焦点四:高校如何与企业广泛合作?
      记者:随着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调整,很多重大科研计划都由企业领衔担纲,在这种大趋势下,高校与企业如何广泛开展合作?
      周旭:高校可以采用与目前较流行的pi(课题组长)负责制方式,把科研队伍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开发与应用推广两大类,分别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或者通过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企业、院所、社会机构协同的研究开发共同体或伙伴关系来进行创新;或者鼓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参加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又或者高校科研团队全部或局部进入企业开展研发。
      高校的大多科技成果不能独立转化,可以和企业协同,与企业共同确定具有高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好的课题,研究成功后,由企业组织生产和推广,实现双赢。
      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我市将培育5-10家在国内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研发中心、5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焦点五:如何推进大众创新?
      记者:在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道路中,高校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旭:发展众创空间,不是要“大兴土木搞建设”,而是要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类科技园、实训基地、实验室、孵化基地、学生活动中心等,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
      最近,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成立了沙坪坝众创空间联盟,西南大学与北碚区政府启动共建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南大学微型企业创业园等众创空间,走出了高校与地方共建众创空间的第一步。
      我们的目标是,每所高校培育1-2个众创空间,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建1个众创空间,全市教育系统要打造100个众创空间,形成一批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众创空间,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