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鱤鮈鱲鯮鮍鯝鲌,鱊鲃䱻鳤鮠鮡鮀” 史上最难打油诗你会读吗?

23.05.2021  19:11

鱤鮈鱲鯮鯝鲌,鱊鲃䱻鳤鮠鮡鮀” 史上最难打油诗你会读吗?

鱤鮈鱲鯮鮍鯝鲌,鱊鲃䱻鳤鮠鮡鮀(gǎn jū liè zōng pí gù bó,yù bā huá guǎn wéi zhào tuó)”。

这首关于鱼的打油诗你会读吗?这些生活在长江里的鱼类,你认识吗?在重庆自然博物馆近日推出的“水中精灵——长江鱼类展”原创科普展览中,这些从名字上就考倒我们的鱼类,全部“现身”了。

5月23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展厅,为读者揭开它们的神秘身份。

打油诗里的主角们都是长江居民

第一个来到我们面前的,是鱤鱼。它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鱤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

而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造、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使鱤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现今,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鱤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鱤鱼踪迹。

相比于鱤鱼的凶猛,鮈鱼则显得可爱许多,它是一种生活在长江里的常见鱼类,因为体型很小,口角有须的它们经常被人们用来当做钓饵。

鱲鱼,看上去很陌生,其实它就是经常钓鱼的人们口中的桃花鱼,早在数十年前,它还是许多人鱼缸中的宠物,可是如今我们也越来越少看见它的身影。

鯮鱼则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的中下层,矫健凶猛,游泳力强,鱼苗时就可以吞食其他鱼苗。当体长在30cm以前,都以游弋方式在水的中上层掠取其它鱼类为食,成鱼则以长形的吻部在石缝中觅食小鱼。

鲌鱼同样因为名字而让不少人陌生,可它却是许多人口中的美食。鲌肉洁白,脂肪丰富,鲜嫩味美,是中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在江苏太湖以产翘嘴红鲌而著名。兴凯湖产的白鱼与黄河鲤、松花江鳜、松江鲈合称为中国淡水“四大名鱼”。

鮠也是一种看上去很陌生、换个名字就熟悉的鱼类,它的别名叫“江团”。“江团”好吃,可它却是一种带“”的鱼类,鮠鱼的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被刺后立即发生剧痛、灼热,伤口被穿刺撕裂、出血、局部肿胀,个别会引起发烧,患处疼痛带痒,半小时至1小时后方止。被刺事故多发生于捕捉时,须小心在意。

鮡鱼就比较好辨认了,因为它的胸部长着一个大大的吸盘,而且它是比较少见的没有鳞片的长江鱼。

水中大熊猫”中华白鲟也现身展厅

提到中华鲟,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中华鲟这种鱼类究竟有多少岁了吗?

重庆自然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华鲟曾经和恐龙一起生活过,也就是说,这种如今还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鱼类,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时光。作为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中华鲟素有“活化石”之称,也被称为“水中国宝”。

中华鲟

在展厅中,中华鲟的珍贵标本也将呈现在游客眼前。工作人员说,目前,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趋势仍在急速加剧中,现存唯一产卵场的面积逐渐缩小,适宜性下降,繁殖规模逐年缩减,种群延续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我国专门出台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保护这种珍贵的鱼类。

可是白鲟,却没有那么幸运。2019年,长江里失去了最后一条白鲟的身影,如今我们只能在展厅里,见到白鲟标本的存在。

白鲟标本

工作人员说,白鲟与中华鲟的主要区别是体上及头部均裸露,没有骨板被覆,上下颌上具有细牙齿。它的体形也很奇特,身体呈长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部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长而尖,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伸出于头的前端。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腹面有一对短而细的吻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