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力争实现“4个三百”目标
万盛板辽湖茶园基地。 (受访单位供图)
前不久,我市出台的《关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排头兵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力军,接下来将有何新思路、新举措?又将开展哪些具体工作?7月8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唐双福。
唐双福表示,《意见》对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市农综办将把贯彻落实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创新开发、特色开发、绿色开发、全程开发、惠民开发”的理念。围绕功能定位,力争实现“4个三百”目标;突出分区发展,探索实践农综四大开发模式;紧扣“双千”工程,促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升级发展。
围绕功能定位,力争实现“4个三百”目标
《意见》指出,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梯次推进,破解难题,打牢基础,在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上发力。
唐双福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将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产能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效益提升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基地,完善加工、营销、组织和品牌体系为路径,推动“政、企、农、科、金”有机联动,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使农综开发项目布局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产业特色更加彰显。
唐双福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农综开发将力争投入30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00亿元,撬动金融资本、业主自筹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200亿元以上。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开发方式上实现转变,连片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特色效益农业基地,重点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打造一批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大力扶持一批产业链完善的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积极推动一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
至2020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将力争实现“4个三百”的开发目标:投入达到300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以上;突出推进以柑橘、茶叶和榨菜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建设;项目区农户比非项目区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突出分区发展,探索实践农综“四大开发模式”
《意见》强调:要在坚持既有功能导向不变的前提下,围绕各区域新的功能定位,突出特点和优势,细化功能分担,使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科学。
近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以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为指引,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四大开发模式”。即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探索多功能农业开发模式;在城市发展新区发展基础产业,着力探索规模集约高效农业开发模式;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绿色农业,着力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探索山地生态复合农业开发模式。
“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柑橘、茶叶、榨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深入推动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唐双福介绍,立足各区域的资源禀赋,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努力建设形成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带、长江沿岸榨菜产业带、渝西鲜食蔬菜产业带,以及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中药材基地等特色产业带。
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深入探索开发模式的创新。围绕增产增效增收,农综部门将在万州、大足、巫山等地推动“1+N”稻田复合种养开发模式,在永川、潼南等地推广设施农业开发,在江津、忠县等地推广立体农业开发;推动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北碚等主城近郊农旅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开发方式;推动黔江、合川、綦江、石柱等地三产融合开发方式;推广梁平、秀山等地的“互联网+”创新经营方式。
紧扣“双千”工程,促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
日前,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农业发展中的短板,提出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标准化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主攻七大百亿级重点产业链。
“建设双千工程,是我们农综部门的重要任务。”唐双福告诉记者,围绕此目标,农综部门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加快土地治理、开发业态、产业经营等方面的升级发展。
一是以“六化”为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六化”标准,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夯实农业基础产能和产业化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投入100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万亩,把老百姓的“粮仓”和“钱袋子”建在田地上。
二是打造新型现代农综开发重点项目区。继续坚持“资源集合、力量集中、措施集成、发展集约”的开发原则,围绕三产融合、农旅结合的路径,以具有区域特色的6个新型重点项目区为范本,促进农综开发项目成为“现代农业的窗口、特色产业的精品、三产融合的典范、生态循环的样板、美丽乡村的缩影”。
三是以“五做”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围绕千万亩产业基地推进重点特色产业链建设,坚持“做长、做深、做宽、做强、做响”,促进重点产业链条化、产品精品化、多功能化、集群化、品牌化。重点支持忠县、奉节、开县等地的300万亩柑橘基地改造升级,永川、南川、巴南等为主的100万亩茶叶基地扩产创优,涪陵、丰都、垫江等为主的200万亩榨菜基地拓销增效,潼南、万州、铜梁等为主的100万亩柠檬基地及石柱莼菜基地发展壮大。此外,我市还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四是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农综改革。大力实施撬动金融资本加快推进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股权引导投资改革,用活与金融机构签订的360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授信战略协议。今年,力争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投融资模式融资将达到2亿元,财政投资突破14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幅的50%以上。以此为抓手,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将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创新开发模式和扶持方式,争取实现新一轮农综改革突破。
五是以“品牌农业”为导向抓“龙头”培育。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将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挖掘复兴传统品牌,培育新兴品牌,壮大优势品牌,共同培育一批重庆农业主体品牌。重点培育“永川秀芽”、“涪陵榨菜”、“三峡柑橘”等公共品牌,做大做强“派森百”、“云岭秀芽”、“辣妹子”、“石柱莼菜”、“汇达柠檬”等新兴品牌,复兴一批传统品牌及地方名品。“十三五”期间,力争培育5个以上全国知名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