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项目集中签约 投资总额55.75亿
昨日,第十届“重庆·台湾周”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和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14个,投资总额55.75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金融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国际贸易等产业和领域。
据介绍,2009年以来,国台办先后在部分省市批准设立了50余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昨日,作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之一,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被国台办正式授牌。除蚩尤九黎城外,我市还成功申报了2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包括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签约仪式上,集中签订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14个,投资总额55.75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金融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国际贸易等产业和领域。其中,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弘展商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大足区政府与重庆捷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江北区政府与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南岸区政府与锡山集团、惠朋集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重庆建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亮丽影像有限公司、重庆亚拿倍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恒旸绿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四季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重庆泓艺九州公司与台湾翔辉运通公司、台湾中华渝台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重庆市海峡空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重庆牛比网络科技公司、台湾三燊文创集团、台湾叁友庄健康、重庆合库贸易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项目的成功签约,对推动渝台经贸交流合作持续拓展领域、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助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前九届“重庆·台湾周”共签约落地项目83个,项目合同金额59.83亿美元,合作领域涉及电子信息产业、IT配套产业、汽摩零部件、金属冶炼、制造业、现代农业、商业、金融、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昨日,第十届“重庆·台湾周”还举行了2018海峡两岸工业互联网合作论坛。论坛以“海峡两岸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庆机遇”为主题,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信息产业合作推进小组主办,重庆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承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产业界人士共200余人参加论坛,探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创新实践,共谋两岸合作发展新机遇。
相关新闻
石墨烯制成的红外成像器械有望用到自动驾驶汽车上
检测更准确,阴雨天气也不怕
本报讯 (记者 罗薛梅 王倩)石墨烯制成的红外成像器械有望用到自动驾驶车上。昨日,2018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研讨会上,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史浩飞透露了石墨烯的新研究动向。
研讨会上,1982年出生的史浩飞分享了成功经验。他说,在重庆,石墨烯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2013年,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通过市场化运作,注册资本金达2.67亿元的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史浩飞成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紧接着,产业化成果在这家公司不断开花结果:2013年12月,全球首条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建设并投产;2014年12月建成第二代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实现100万片/年的15英寸单层石墨烯薄膜产能,成为国际最大的石墨烯薄膜材料生产商;2015年3月,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智能手机在重庆发布,当年实现2万台销量……
不仅如此,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自主品牌博览会上,重庆墨希科技公司不仅带去了石墨烯柔性电子纸、石墨烯柔性透明键盘产品,还有可以当手环戴的石墨烯柔性手机。
如今,已经走向产业化的石墨烯又迎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史浩飞介绍,之前对石墨烯的透明导电膜的研究,生产出了石墨烯手机、电子墨水显示屏、美容仪这些产品。现在,石墨烯红外成像器械又成了研究热点。“石墨烯拥有宽波段、非制冷、超灵敏的特性,简单来说即便是阴雨天,也可以准确地收集到红外光。”史浩飞称,石墨烯的这些特性,在自动驾驶、智能安防上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记者 王倩 罗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