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标

重庆市开州区做好“四篇文章”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一是围绕“主体”做文章。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全区培育畜牧龙头企业8家、标准化养殖场29家、家庭牧场372家、适度规模养殖户2486户。二是围绕“规模”做文章。在34个乡镇实施无公害生猪示范养殖60万头,在18个乡镇建立30万只波杂肉羊养殖基地,在11个乡镇发展藏香猪、土鸡等特色畜禽50万头(只)。三是围绕“质量”做文章。推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全区获得无公害畜产品28个、绿色畜产品2个、地理标志畜产品1个、名优名牌6个,“三品一标”已占到总养殖规模的30%。四是围绕“电商”做文章。实施“互联网+畜牧业”行动,全区畜产品冷链配送物流企业达到2家,微店网商达到9个,物联网应用模式养殖场(户)达到42个,辐射带动周边养殖农户1. 人民政府

加快培育七大产业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潼南区产业扶贫步入快车道
潼南区是重庆市四个市级贫困区县之一,新一轮建档立卡全区共有50个贫困村,15353个贫困户50272个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潼南区紧紧依托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以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百村百园”的“双百工程”为抓手,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产业扶贫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粮油种植100万亩、产量40万吨,蔬菜种植100万亩、产量200万吨,特色经果种植40万亩、产量50万吨,其中柠檬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26万吨,生猪年出栏100万头、规模化率达到90%,生态渔业养殖20万亩、产量4万吨,蔬菜、油菜、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前列。农业总产值达到76. 扶贫办

石柱县在产业精准扶贫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6月上旬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在重庆石柱县召开。脱贫攻坚以来,当地围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调优特色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全力以赴在产业精准扶贫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4+X”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 扶贫办

重庆农村经济新业态发展方兴未艾
市委、市政府实施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改革以来,全市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最大限度拓展农产品上行空间,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全市农产品电商交易达340多亿,其中生猪活体交易285亿,其它农产品55亿。一是完善顶层规划。专题召开了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出台了《促进重庆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鼓励示范先行。17个区县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并获3. 人民政府